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写作素材 > 成语故事

一动不如一静

发布时间:2023-01-25 13:02:06 查看人数:31

一动不如一静的故事

[成语拼音]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典故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南宋时期,宋孝宗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随他游玩的和尚僧端其由来,僧端把当年印度僧人验证飞来峰原本是西天灵鹫山的典故说了一遍。孝宗问为什么不再飞走呢?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谚语不是有‘一动不如一静’吗?”孝宗认为言之有理。

一动不如一静

一动不如一静

[成语拼音]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成语解释]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典故出处]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一动不如一静相关成语故事

一动字的成语故事

一动不如一静

一动不如一静字成语故事

一动不如一静相关成语故事

  • 不辨菽麦
  • 不辨菽麦的故事65人关注

    【出处】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左传·成公十八年》【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用法 ...[更多]

  • 不痴不聋
  • 不痴不聋的故事35人关注

    【出处】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汉·刘熙《释名》卷二【解释】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獃,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 ...[更多]

  • 不欺暗室
  • 不欺暗室的故事87人关注

    【典故】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唐·骆宾王《萤火赋》【释义】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用法】作谓语 ...[更多]

  • 不关痛痒
  • 不关痛痒的故事66人关注

    【出处】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    《朱子语类》卷一0一【解释】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不关 ...[更多]

  • 兵不厌诈
  • 兵不厌诈的故事43人关注

    【典故】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韩非子·难一》【释义】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用法】作主语、宾语 ...[更多]

  • 不堪其忧
  • 不堪其忧的故事35人关注

    【典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释义】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忍受愁 ...[更多]

  • 不可向迩
  • 不可向迩的故事36人关注

    【出处】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上》【解释】迩:近。不可接近。【用法】作谓语;形容人或事物让人难以接近【近义词】不可接近【反义词】 ...[更多]

  • 不落窠臼
  • 不落窠臼的故事55人关注

    【出处】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宋·吴可《学诗》诗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释义】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 ...[更多]

  • 不宁唯是
  • 不宁唯是的故事64人关注

    【出处】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先君。    《左传·昭公元年》【解释】宁:语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用法】作分句;指不仅如此【近义词】不仅如 ...[更多]

  • 千虑一失
  • 千虑一失的故事46人关注

    【出处】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八》【解释】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用法】 ...[更多]

  • 如出一口
  • 如出一口的故事68人关注

    【典故】州侯相荆,贵而主断,荆王疑之,因问左右,左右对曰‘无有’,如出一口也。    《韩非子·内储说下》【释义】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更多]

  • 入不敷出
  • 入不敷出的故事16人关注

    【出处】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解释】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经济困难【近义词】捉襟见肘 ...[更多]

热门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