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的组词120+
  • 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仪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仪的意思


汉字

拼音

解释基本字义仪(儀)yí(一ˊ)⒈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⒉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⒊  礼物:贺仪。谢仪。⒋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⒌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⒍  姓。异体字儀汉英互译appearance、bearing、ceremony、instrument、present造字法形声:从亻、义声English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仪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仪景:指月亮。仪,通“娥”。娥,嫦娥。

仪范:1.礼法,礼仪。2.仪容,风范。3.作为典范。4.典范,表率。

仪象:1.以为模式。2.形象。3.以仪器观测天象。

仪同:见“仪同三司”。

仪极:宇宙的极则;自然的规律。语本《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仪堂:鸿胪寺的别称。

仪采:仪表风采。

仪凤:1.凤凰的别称。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2.晋宫中楼名。3.指元代管理乐工的机构仪凤司。4.南京城门名。

仪韶: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传:“韶,舜乐名。”

仪止:仪表举止。

仪锽:指用为仪仗的斧钺。

仪迓:谓排列仪仗以迎客。

仪鸾司: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仪饰:古代依照礼仪制度佩带或应用的装饰物。

仪羽:1.仪禽。凤凰的别称。2.比喻美德善行可为人表率。语本《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仪比:比拟;比匹。

仪律:法规。

仪锽斧:见“仪锽”。

仪渠:古国名。

仪坤:1.唐代为未祔庙皇后所立的祀庙名。2.称皇后庙的祀乐。

仪表美:人的仪态、风度、容貌等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流露。不同时代、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审美习惯,仪表美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不同的仪态、风度表现了各自的个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四美”之一。

仪缀:威仪,外观。

仪台:1.古台名。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仪服:礼服。

仪掾: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仪皇:娥皇,舜妃。仪,通“娥”。

仪节:1.礼法;礼节。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1) [ceremony]∶仪式礼节婚姻亦有一定仪节,其中“抢婚”是项特别的习俗(2) [etiquette]∶礼仪;礼节

仪锽氅:仪仗名。似旌而以仪锽为竿。

仪号:礼仪与名号。

仪礼:礼仪,礼节。

仪禁:礼仪的约束。

仪官:泛称掌礼仪的官。

仪轨:礼法规矩。

仪部:1.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仪狄:1.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2.用为酒的代称。

仪贤堂:南朝梁武帝礼贤讲学之处。

仪章:仪节。

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的称谓。

仪表:1.人的外表。2.各种测定仪。(1) [appearance;bearing looks]∶人的外表仪表不凡(2) [meter]∶各种测定仪

仪器:指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器具或装置。[instrument;apparatus]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仪适:仪式;礼节。

仪禽:凤凰的别称。语本《书.益稷》:“凤凰来仪。”

仪仗队:①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单一军种人员组成。通常在迎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或举行重大庆典时使用,是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②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手执旗帜、标语等行进在队伍最前面的分队。[guard of honor;of the three services;colour guard] 手持仪仗的队伍

仪相:仪表容貌。

仪制: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2.仪态,形制。3.官名。明清属礼部。

仪鸾:1.指仪鸾殿。2.官署名。五代梁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宋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

仪形:1.仪容;形体。2.谓画其形貌。3.效法。4.行法规;做楷模。5.典范;楷模。

仪状:仪容形状。

仪训:仪礼﹑训诫。

仪矩:仪法规矩。

仪宇:仪容;器量。

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仪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仪举:仪容举止。

仪物:指用于礼仪的器物。语本《书.洛诰》:“仪不及物。”孔传:“威仪不及礼物。”

仪体:礼仪的程序法式。

仪幕:指赞理地方政务的幕职。

仪漏:即漏刻。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仪刑:1.效法。2.为法,做楷模。3.楷模;典范。4.仪容,风范。(1) [follow]∶效法;法式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2)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3) [type]∶典范,典型

字在尾的组词

杜仪:杜康和仪狄的并称。指最早造酒的人。

讲仪:1.讲经说法的仪物。2.谓讲修礼仪。

不腆之仪: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飞行记录仪:又称“飞行数据记录仪”,俗称“黑盒子”。飞行器中用于记录多种飞行信息的仪器。由磁头、磁带、电子装置和走带机构等组成。用于自动记录飞行器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俯仰姿态等。装在耐撞击、耐火、耐腐蚀的黑色金属盒内,飞行器失事后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其所记录的信息可供分析事故原因用。

赆仪:送行的礼物。[parting gifts for the start-off person] 临别时赠给人的路费或礼物那一郡人民,知留不住,各备赆仪,分之不受。——《西游记》

无仪:没有威仪。《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毛传:“妇人质无威仪也。”一说,没有专善。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惟议酒食尔,无遗父母之忧。”朱熹集传:“仪,善……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登仪:进献礼物。

葬仪:葬礼。[funeral] 葬礼

表仪:1.犹法度。2.表率,仪范。

圣仪:帝王的威仪。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汉仪: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凤仪:1.凤凰的仪态。2.比喻英俊的姿容。

子午仪:测定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镜筒安在东西方向的轴上,天体在子午圈上时,能从镜筒中看到,并从圆环的刻度上求出其赤道坐标。

程仪:1.亦称“程敬”。2.旧时赠送旅行者的财礼。

别仪:1.不同的仪节。2.别敬。

令仪:1.谓整肃威仪。2.指美好的仪容﹑风范。3.盛美的典礼。

威仪:①古代典礼活动中的礼仪:三代威仪,尽在是矣。②庄重的仪容、举止: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③佛教谓僧人的行、坐、住、卧等行为举止,合乎戒规:四威仪|威仪对月闲。

甚长基线干涉仪:分辨率比射电望远镜更高的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设备。采用两个或多个长度达几千至几万千米的接收天线,分别在同一时刻接收同一天体发出的射电波,并各自记在磁带上,然后把磁带直接送入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其分辨率高达万分之几角秒。常用于测定天体(射电源)的精确位置和亮度分布等。

晷仪: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

忏仪:忏法。

丰仪:风度仪表。

心仪:向往;仰慕: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心仪已久。

方仪:谓大地。

宗仪:指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

郭子仪:郭子仪(697-781)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将史思明。肃宗即位后,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古仪:1.古旧的式样。2.古代的礼仪。

小仪:1.礼仪细节。2.唐代礼部主事的别称。

秘仪:隐藏仪形。

宸仪:1.帝王的仪仗。2.帝王的仪容。

盛仪:1.隆重的仪式。2.丰厚的礼品。

修仪:古女官名。

太仪:1.天帝的宫庭。2.公主之母的称号。唐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六年又从吏部郎中柳冕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

佛仪:佛像。

天球仪:天球模型。由圆球和圈架组成。球体可转动,球面上绘有亮星、星座及天球坐标系的标志和度数。刻有方位度数的圈架代表地平圈。架圈直径两端有槽,可插代表子午圈的半圆环,环上刻有自地平0°到天顶90°的标志。[celestial globe]代表天球的一个小球,在天球仪上给出恒星的可视视位置;中国古代的天球仪刻画着星座、赤道、黄道等的位置,叫浑天仪或浑象

二仪:1.指天地。2.指日﹑月。

三球仪:又称“月地运行仪”。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三个球体组成的仪器。通过机械联动装置,可演示日食、月食的原理,以及月球盈亏、地球自然公转、昼夜与四季交替等。

婉仪:1.美好的仪态。2.女官名。

羽仪: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2.犹翼翅。3.引申为辅翼。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5.指帝王卫队。

衡仪:公平的法规。

军仪:1.军队的礼仪。2.军事仪仗。

币仪:进献的礼品。

俗仪:世俗的仪式礼节。

常仪:1.通常的仪式。2.人名。上古黄帝臣。3.人名。上古帝喾妃。娵訾氏女,帝挚母。4.人名。同“嫦娥”。神话传说中的奔月者。“仪”与“娥”古同音通用。

灵仪: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2.死者的遗像。3.出殡时的仪仗。

汉官威仪: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玉仪:1.浑天仪的别名。2.美好的仪容。

璧仪:日月的仪则。喻帝王的威仪。

四仪:1.四方所遵照的准则。2.言行的四条准则。3.见“四威仪”。

质谱仪:用来分析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并测定它们各自的质量及含量百分比的仪器。由离子源、分析器和收集器等部分组成。

官仪:1.官府的礼仪。2.做官者的仪容风度。

拟仪:模仿其法度;仿效。

祀仪:祭祀的程式。

愆仪:失礼。

穹仪:天。

祭仪:祭祀仪式。(1) [sacrifice]∶祭祀用的供品(2) [sacrificial ceremony]∶祭祀仪式

世仪:犹世范。

都威仪:道教职名。宋道教设左﹑右威仪,都威仪总其事。

我仪:我的匹配。

场强仪:测量无线电波电场强度的仪器。携带式设备,备有可转动的天线、无线接收机和电平表。用来测量空间各点的场强分布情况,以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也可研究天线的方向性、无线电波传播等。

浑仪: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也叫浑天仪。[armillary sphere] 古代一种天文仪器,由一组圆环构成,设计成表示天球的若干重要位置,并将其极轴调到子午圈和地平圈之内词语意思:测量:1.推测度量。2.用仪器或量具测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地面的形状高低和零件的尺寸﹑角度等。天体:地球大气外存在的一切集聚体。如太阳、月亮、星星和星云等。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旋涡状或弥漫状。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又出现一类与天然天体截然不同的“人造天体”。位置:人或事物所占据的地方或所处的地位:请大家按各

字的诗句

1、谁教瑞世仪周国《鹧鸪天·袅袅香风响佩环》

2、灵辰协吉鸿仪毕《导引·元符锡命》

3、清昼。文箫仪凤《瑞鹤仙·小梅凝秀色》

4、户内光仪亦可论《悲来行哭石起职方》

5、肃谒展皇仪《导引·宝图熙盛》

6、细行兼威仪《山居杂诗九十首》

7、北都投辖盛官仪《九日北郡登高见寄》

8、太仪前日暖房来《宫词》

9、仗下仪容笔下文《鹧鸪天·仗下仪客笔下文》

10、自顾无羽仪《八咏诗 霜来悲落桐》

11、花动仪容玉润颜《鹧鸪天·花动仪容玉润颜》

12、景福常来仪《精微篇》

13、二仪未兆《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4、地主存羊饷节仪《又七言三首》

15、庠序不失仪《灵芝篇》

相关成语

仪态万方,仪静体闲,钟仪楚奏,凤皇来仪,繁礼多仪,凤凰来仪,有凤来仪,地主之仪,威仪孔时,仪态万千,心仪已久,礼仪之邦,凤仪兽舞,仪表堂堂,汉官威仪,不腆之仪,鸿渐之仪,缛礼烦仪,母仪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