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的组词120+
  • 梅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梅的组词只列出前 120 个

梅的意思


汉字

拼音méi

解释基本字义梅méi(ㄇㄟˊ)⒈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子。⒉  姓。异体字坆某栂楳槑汉英互译plum造字法形声:从木、每声Englishplums; prunes; surname...【梅的意思

字在前的组词

梅轩:有梅花的轩室。

梅影:梅花之疏影。

梅驿:驿所的雅称。

梅魂:指梅花的精神。

梅花拳:见“梅花桩”。

梅腊:梅实干制成的果饵。

梅花笛:笛子。因笛曲有《梅花落》,故名。

梅花处士:指宋林逋。

梅月:1.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2.指疏梅映月的景色。

梅花石:见“梅花碑”。

梅槐:一种似蔷薇的树。

梅干菜: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

梅花迭:即琴曲《梅花三弄》。

梅伯:人名。传说为商纣臣,因多次劝谏,被纣王杀害。

梅苏:以梅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料。

梅龙:偃卧如龙形的老梅树。

梅脸:犹梅腮。

梅黬:衣物受潮所生的霉点。

梅岑:浙江省普陀山的别名。相传汉隐士梅福曾来此炼药,故称。

梅苏丸:一种以乌梅肉拌其它佐料制成的食品。

梅月圆:词牌《朝中措》的别名。因宋韩淲《朝中措.梅月圆》词有“香动梅梢圆月”句而得名。

梅舌儿:1.亦作“梅什儿”。2.食品名。以梅子掺和生姜肉桂制成。

梅花曲:即《梅花落》。

梅花岭记:散文篇名。清代全祖望作。梅花岭,在今江苏扬州,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牺牲后,其衣冠葬于岭上。文中记述了史可法在最后一战前处置后事,命部下助其杀身成仁,被俘后不屈而死的经历。文字简洁生动,感情深沉。[ meihua ling ji, topic of an article] 梅花岭,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明代知州吴秀疏浚运河积土而成,因山上种植许多梅树,故名。记,文体名;是一种以记事为主的文体

梅花碑:1.亦称“梅花石”。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

梅花妆: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状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梅花脑:香料。即龙脑香。

梅领:见“梅岭”。

梅鹤:梅与鹤。

梅粥:用梅花瓣与白米﹑雪水煮成的粥。

梅花岭:1.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成丘,丘上植梅,故名。明末,清兵攻破扬州,史可法死难,家人葬其衣冠于此。清在此设梅花书院。2.即大庾岭。在江西省大余县﹑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

梅汁: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

梅兄:对梅花的雅称。

梅梅:昏暗不清貌。

梅骨:梅花的风骨。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

梅粉:指梅花或腊梅花。

梅花鹿: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型中等。夏季体毛红棕色,有白斑,似梅花状,故名;冬季烟褐色,白斑较不明显。性机警。雄鹿有角,新生角称“鹿茸”,为贵重药品。在中国分布较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障:梅花障扇。古代帝王仪仗的一种。

梅三:宋梅尧臣的别称。

梅真:指汉梅福。梅福字子真,故称。

梅花眼:指梅花形的洞眼。

梅勒额真:见“梅勒章京”。

梅派:京剧流派之一。京剧著名演员梅兰芳演青衣,兼演刀马旦。他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对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世称“梅派”。

梅候:梅雨季节。

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字畹华,江苏泰州人。出身京剧世家。八岁学戏,演旦脚。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对京剧旦脚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等都有创造和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曾任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副主席。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和《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杖:梅树枝干制成的拐杖。元谢宗可有《梅杖》诗。

梅禄:突厥语的译音。亦译作“梅録”﹑“梅落”。古代回纥官爵名。

梅河豚:对宋梅尧臣的戏称。

梅什儿:见“梅舌儿”。

梅蒸:梅雨季的湿热之气。

梅仁:梅实之仁。

梅杜萨之筏:油画。法国籍里柯作于1819年。取材于法国远航帆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面描绘被丢弃在简陋木筏上的人们饥饿、疲劳而绝望的情景。作品以金字塔构图,色彩沉郁而丰富,光与影的对照强烈,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梅溪:1.旁植梅树的溪水。2.亦作“梅溪”。宋王十朋与史达祖的别号。

梅关:古关名。宋时在江西大庾岭上所置。为江西﹑广东二省分界处。

梅气:梅花的香气。

梅花驿:驿站的美称。

梅湖:湖名。

梅诸:1.亦作“梅菹”。2.由梅实制成的食品。

梅豆:1.梅花苞蕾。2.食品。用梅子﹑糖﹑红曲搀和着煮成的熟黄豆。

字在尾的组词

邓友梅:邓友梅(1931- )作家。山东平原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联书记处书记。著有短篇小说《我们的军长》,中篇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那五》,中篇小说集《烟壶》,长篇小说《京城内外》。

欧梅:宋诗人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并称。

望梅:1.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柳永﹐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2.犹言望梅止渴。

止渴之梅: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雀梅:树木名。即郁李。

楚梅:1.指楚地的梅花。2.指楚地产的梅子。

止渴思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韵梅:宋时对植物果实的雅称。

做黄梅:谓梅雨季节。

洗梅:梅雨之后所降的雨。词语意思:梅雨: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之后:1.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一般多指时间。2.单独用在句子头上,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梅méi ㄇㄟˊ◎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梅花。梅

白梅:1.白色梅花。2.经盐腌后晒干的梅子。可入药。

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大庾岭上梅花,古来有名。因岭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品字梅:梅花的一种。

党梅:用梅子制的一种小食。

霜梅:果品名。即盐梅。青梅以盐汁渍之﹐久乃上霜﹐故称。

石梅:珊瑚的一种。

残梅:凋零的梅花。

官梅:官府所种的梅。

断梅:谓梅雨季节的雷雨。

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词语意思:开放:①(花)展开:百花开放。②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公园每天开放ㄧ图书馆开放时间每天上午八时至下午六时ㄧ机场关闭了三天,至今日才开放。③性格开朗:性格开放。凌寒:冒寒;严寒。梅花: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3.指梅花纸帐。4.《梅花落》的省称。5.扬州梅花岭的省称。6.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之一。● 梅méi ㄇㄟˊ◎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

苏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腊梅:①落叶灌木,叶子对生,卵形,开花以后才长叶子。冬季开花,花瓣外层黄色,内层暗紫色,香味浓。供观赏。②这种植物的花。[japan allspice] 日本的一种灌木( chimonanthus praecox ),为其芳香的黄花而栽培,先花后叶

玉梅:1.白梅花。2.宋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3.菊名。

蜡梅:落叶灌木。叶对生﹐卵形。冬末开花﹐色如黄蜡﹐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入药﹐功能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萧友梅: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广东中山人。曾留学日本和德国,1916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及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论著有《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作有《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一百余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大提琴曲等。

槁梅:即乌梅。

落梅: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止渴望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苔梅:枝干着有苔藓的梅树。

摽梅:《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助词。摽梅﹐谓梅子成熟而落下。后以“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弄梅: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繞床弄青梅。”因以“弄梅”喻男女儿童间的天真亲昵。

雪梅:梅花色白﹐故称。

贺黄梅:宋词人贺铸的绰号。

檕梅:即山楂。

江梅:一种野生梅花。

九英梅:蜡梅的一种。

标梅:指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香药脆梅:果脯名。

迎梅:见“迎梅雨”。

一剪梅:①词牌名。双调,六十字,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南曲南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也有与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黄香梅:腊梅的一种。

越梅:1.泛指南国的梅花。2.指梅子。

调梅: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返魂梅:一种香如梅花的香料。

猴梅:梅的一种。

缃梅:浅黄色梅花。

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广椭圆形或倒卵形,缘有重锯齿,春天开花,淡红色,核果球形,红色。供观赏。

入梅:梅雨开始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6月14日至16日入梅。有些年份入梅较早,如1954年,6月1日便入梅了;而有些年份则不出现梅雨,如1958年,入夏后,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了江淮地区,雨水很少,成为“空梅”。

盐梅: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2.调和;和谐。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4.白梅的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

作梅:拣选杨梅。

剌梅:即蜡梅。多年生落叶灌木。叶椭圆形,对生。冬末至初春先叶开花,花芳香。花瓣黄似蜡,故称。香气甚浓者称“檀香蜡梅”或“馨口蜡梅”,花瓣完全呈淡黄色者称“素心蜡梅”,均为著名观赏品种。花可提取芳香油,亦可入药。

醯梅:酸梅。

羹梅:调和羹汤的佐料﹐用以比喻宰辅。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榔梅:1.亦作“樃梅”。2.木名。

甜梅:杏的别名。

乌梅: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药。

金瓶梅:长篇小说。明代兰陵笑笑生著。作者姓名尚未确考。一百回。据《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敷衍而成。小说通过西门庆从发迹到暴死的经历及其家庭的兴衰荣枯,描绘出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人物性格复杂丰富,语言生动传神。但露骨的性描写是本书的严重缺陷。

杏梅:梅树的一种。

黄梅:1.指梅子成熟的季节。2.指黄梅天。3.黄熟的梅子。4.指蜡梅。5.山名。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北。6.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公元602-675),蕲州黄梅人,七岁依道信(公元580-651)出家,尽传其禅法,人以黄梅称之。7.县名。在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邻接安徽﹑江西两省。南朝齐置永兴县,隋改黄梅县。

鹤梅:鹤与梅花。隐士的伴侣。

字的诗句

1、飘径梅英雪未融《小重山·飘径梅英雪未融》

2、昨日北湖梅《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3、叶间梅子青如豆《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後》

4、恰逢梅柳动《临江仙·万事灰心犹薄宦》

5、却笑孤山万树梅《卜算子 水仙》

6、梅雨细《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

7、寒梅已作东风信《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

8、角声吹落梅花月《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9、青梅煮酒斗时新《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10、酥花入坐颇欺梅《减字木兰花》

11、梅花落尽千千片《渔家傲·十一月新阳排寿宴》

12、况经梅雨来《感情》

13、安可识梅生《留别西河刘少府》

14、难凭陇驿传梅《雨中花/夜行船》

15、已有官梅轻放《虞美人·芙蓉露下闲庭晚》

相关成语

青梅竹马,驿使梅花,水火相济,盐梅相成,梅妻鹤子,望梅消渴,望梅止渴,止渴望梅,盐梅相成,驿路梅花,鹤子梅妻,止渴思梅,妻梅子鹤,香药脆梅,望梅阁老,盐梅舟楫,盐梅之寄,摽梅之年,驿寄梅花,雪胎梅骨,说梅止渴,调剂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