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写作素材 > 造句

辞书造句(33个句子)

发布时间:2023-06-18 07:25:02 查看人数:36

辞书,辞,书造句

辞书的意思: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总称。[dictionary;word book]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辞书造句大全

1.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在做拾遗补阙的工作。

2. 各种类型的丛书辞书专著和论文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令人目不暇接。

3. 化学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出版科技图书、辞书、教材、电子出版物及专业期刊。

4. 这个人在工作时需要一本英语辞书.

5. 当他翻阅着这部辞书时,心头悄悄掠过了一阵苍凉.

6. 部首检字法是辞书、字典最常用的检字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拥有其它检字法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至今仍没有完全规范化和标准化。

7. 在学习一种新言语时,辞书黑白常有效的东西。

8. 它们广泛吸取海内外及前代字辞书编纂经验,继承中又有发展和创新。

9. 我试着不查辞书来阅读课文。

10. 音韵语法训诂等学科的研究、字典辞书的编纂以及汉字输入法的完善,应充分利用汉字构形的特点。

11.辞书编纂者必须精于给词语下定义的技巧.

12. 中文百科全书具有独特的“辞书语言”语体特征.

13. 本文概述了日本百科辞书从引进使用中国类书开始,经编纂日本自己的类书和百科辞书,到翻译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和编纂日本百科事典的发展历程。

14. 现代辞书若能关照这种系统,在系统中收词释义,可能会有更大进展。

15. 对于自由主义,则依据权威辞书的解释.

16. 百科全书条目释文是一种权威性辞书的说明文字,其语言朴实、洁、谨.

17. 从原始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到兽骨龟甲上的卜辞书契,书法艺术美的历程由此起步。

18. 汉语方言字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字典辞书、地方韵书或方言词典、民间文艺作品与地名用字,在类型上则可分为本字、训读字、假借字与自造字四种。

19. 日语成语包括“汉式成语”与“和式成语”两种,辞书一般归入“连语”中。

20. 本文以现存的9种西夏文原始辞书作为基本材料,归纳和整理西夏文中的异体字和讹体字。

21. 关于“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据诸多辞书解释,当缘起于春秋时越王勾践的故事,他为了雪耻复国,而以此磨励心志。

22. 蘼芜这种植物,又名蕲茝,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

23. 有辞书专家抽取了“问题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24. 他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出版家、辞书编纂家。

25. 中国辞书专家杜晓庄的百科讲评,是由其女儿杜冰蟾整理的家庭学术讲座稿,近年在香港发表多篇,深受读者欢迎。

26.辞书专家抽取这本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27. 西方学科分类意义的博物学概念在近代传入中国,据此,中国编辑出版了新式博物学教科书和辞书。

28. 惟此方能较好地解决学术用语与社会用语严重脱节的问题。本文总结出“豆薯”一词的四大缺点和“地瓜”一名的八大优点,论述了辞书修订词条调整的具体做法。

29. 后,任北京师大国文系主任,参加语丝社,并致力于音韵学研究,从事文字改革工作,精于古代汉语,有音韵学和辞书等著述多种。

30.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除了一些典籍的注疏和集成以外,在工具书出版方面,也只是产生了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等少数辞书。

31. 借刀杀人、借客报仇、借花献佛、借箸代筹……这些被收入辞书的古代典故,每一条都记载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故事。

32. 大文人、辞书编纂家约翰逊的牛津。

33.辞书专家抽取这本字典的凡例、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的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辞书造句

辞书造句(33个句子)

辞书的意思: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总称。[dictionary;word book]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辞书造句大全1.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编辑,一生致力于辞书的编辑出版,退休后还一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辞书相关成语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家之辞: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同“一家之言”。

    一言半辞: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一辞莫赞: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一面之辞: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指单方面的话,版面的看法。

    以文害辞: 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以辞取人: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仰屋着书: 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众口一辞: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伴食中书: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便辞巧说: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

    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借书留真: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假人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假以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儒家经书: 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公车上书: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凿柱取书: 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凿楹纳书: 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利喙赡辞: 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卑辞厚币: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卑辞厚礼: 指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参见“卑辞重币”。

辞书字造句

热门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