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7:00:22 查看人数:100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

一、 办年货

1. 调查地点:家里

2. 调查内容:特色年货

灌香肠了!妈妈先准备了薄如蝉翼的小肠皮,再把猪肉切碎。接着就是靠真本事的时候了:妈妈在碎猪肉里掺上盐、味精、料酒和各种调味品,再搅拌着。然后用灌香肠的专用工具,在小的那头套上小肠皮,大的那头往里面加上猪肉。这个工艺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用力均匀,用料均匀,这样子做起来的香肠才好看。

香肠做好了!看着这红白相间的精美的香肠,我谗得直流口水!

二、送年礼

1. 调查地点:小姑家

2. 调查内容:小屋面貌

一大早,妈妈就拉着我起床,说是要去小姑家拜年。我兴高采烈地,恨不得立即就坐飞机去小姑家。

妈妈把饼干和牛奶等礼品放在车踏板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小姑家。我乐呵呵地想:小姑看见我和妈妈来她家,肯定会吓一跳吧!叮咚叮咚一阵门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小姑打开大门,定睛一瞧:是我和妈妈,果然顿时怔住了,30秒过后,才反应过来。连忙叫我们两个人进门,还边走边责怪:来我家怎么也不通知一声?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我和妈妈只能在后面偷笑。

进了屋,妈妈叫我把年礼拿出来,送给表弟。弟弟傻笑着,开心地把我拉回房间吃饼干去了。妈妈也和姑姑互报祝福。整个小屋里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我们被幸福包围着。

再来看看这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豪华但令人心情愉悦;桌子上换上了新的桌布,冰箱里买了好多蔬菜水果一切都意味着:新的一年来临,我们要焕发新的活力!

三、 美化居室

1. 调查地点:我家

2. 调查内容:卫生工作

新的一年又向我们招手了,除了买年礼、办年货,是不是应该做一做卫生来迎接新年呢?

光说不做假把式,我们一家三口立刻武装起来了:妈妈穿着围裙,拿着威猛先生她的工作是打扫厨房和卫生间;爸爸左手拿拖把,右手拿扫帚他负责客厅及阳台;我则手提水桶,准备抹布mdash

;因为我的管辖区是两间卧室。

滴答滴答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三个人脸上沾满了汗珠,但各自的包干区域也差不多可以收工了。看:窗台上一尘不染;地面几乎是一面光滑的明镜子一样;桌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客厅的两盆幸福树也被我们把上面的枯枝剪掉了真是费了不少力气!不过现在看着这屋子里窗明几净、清清爽爽,心情便跟着舒畅起来了。

是什么让我们挥洒汗水,辛苦劳动呢?我想是新春的动力,要我们改头换面。春节,我们将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它。

第2篇 春节调查报告怎么写

春节调查报告怎么写一:

(一) 研究目的

1. 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将成果广而告之,以此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初五开市日:

年初五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的日子。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贴窗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春节调查报告怎么写二:

系部名称: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节调查报告怎么写三: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贴春联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年夜饭

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1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8道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3. 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30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

4.应节活动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乡镇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5.给红包

给红包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6.拜年

给家人邻居拜年也是有规矩的,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

总之,新年新开始.我相信在充满激情、热闹的20**年里,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第3篇 家乡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 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在我们这里,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这样,他就不会在上天之后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我们这里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几天就是蒸枣卷、蒸馒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般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楼房就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者福字,而在我们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甚至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但其实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空去理个发,因为在我们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族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为了抵制清王朝,汉族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不过在人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出现了偏差,变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种习俗。不过近些年来这一习俗也渐渐不再被年轻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这个风俗习惯。

到大年三十,我们这里值得额外阐述的地方性风俗是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兄弟几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边。最后是再摆放上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过程是由男性长辈带领子孙,携带三柱香、烧纸和鞭炮,从家里出发,来到老坟地(坟地远的可以在村外路口边)。然后一人将香插在坟头(路边请的,堆个土堆插香)点燃,一人燃放鞭炮。全体跪拜,长辈口念“过年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吧”,随后长辈持香带领全体回家,中途不准与人交谈,不准串门,不准回头。接着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兄弟子孙先面对供桌上方的“爷爷奶奶”神符,给“爷爷奶奶”下跪拜年,然后再给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亲戚朋友来家拜年,也是先要给本家供奉的“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再给其他人拜年。

而到了大年初五这个送“爷爷奶奶”、上坟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饭包好饺子,先给“爷爷奶奶”上饭,上贡台上摆上一碗饺子,再烧一炷香。“爷爷奶奶”吃完饭后,折贡、撤贡,把祖宗三代爷爷、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坟,在坟上将神符和烧纸一起烧掉。这个习俗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请祖先归家过年,是延续古代神灵崇拜的“请神”习俗,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后人寄托对先人思念的一种方式,表达出后辈不忘先辈的养育教导之恩,逢年过节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村里的人们要把贡品摆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贡请众神,过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先享用年夜饭,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发生的事,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年夜饭。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几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门拉家常,更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心情愉悦。这就是“熬年夜”也称守岁。等到十二点整要跨年的时候,各家都要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时间鞭炮齐鸣,过年的气氛瞬间点燃,伴随着喜闹的鞭炮声,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我的家乡,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接着换上新衣服,准备好糖果、瓜子、花生、烟,敞开自家的大门,欢迎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前来拜年,当然自己也会先到邻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给家里乡村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要热热闹闹的摆上酒席,跟女婿女儿坐在一起吃顿饭,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基本就是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这天是给先辈上坟、送爷爷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送走“爷爷奶奶”。在我们这的风俗中,过了初五这个年就算是基本过去了,上班的也依次开工,之后就只有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放烟火的日子。

春节这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习俗还有很多种,春节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此次调查活动,尽管用时不长,但让我对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的来源,增长了见识,也增添了对传承家乡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同时,此次调查的圆满完成,少不了家乡中人们的积极配合,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对家乡也更添一份亲切感。

第4篇 中国人2023春节出游意愿调查报告

在预订渠道选择上,超过八成客户倾向于通过旅游网站来选择、比较旅游产品。40%用户青睐在手机端选择和预订旅游产品。

春节出游 正在走向移动化

此次调查面向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网民,共回收有效问卷1331份,报告全面展示了今年春节国人旅游在出行意愿、费用、时间、目的地、关注点等诸多方面的倾向。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受到出境旅游门槛放宽、国内高铁自驾航空便利化、互联网旅游技术创新与价格竞争等重大利好因素影响,我国旅游者在2023年的旅游意愿将进一步提升。今年春节预计将成为游客规模史上最高、智慧旅游程度最高的春节黄金周。今年旅游的性价比也创新高,携程、同程、58同城旅游频道等大型旅游网站和app已经推出数万条线路以及买一送一、一元门票等优惠活动。从目前春节假期的预订情况看,出境游、高铁与自驾游、跟团游与自由行、门票等产品,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国内的东北、海南、华东、云南、四川,出境的日本、泰国、台湾地区、澳洲、美国等将是春节旅游的热点,热门线路游客量有望增长50%以上。

春节旅游意愿超八成 其中九成是家庭同游

距2023年春节黄金周假期只有不到1个月,调查显示,有出行意愿的网民达到八成。17%的网民已经订好了出游计划,65%的网民仍在考虑中。18%的客户表示没有出游计划。

春节是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节日,近九成旅游者倾向与家人一同出游。选择一个人出游的只有5%。合家团圆、走亲访友也是大部分人极为重要的安排,因此36%的客户倾向于年初三或初四出行。其次是春节前(23%)、年初一或初二(20%)。在出游天数的选择上,大部分人倾向在3-6天,兼顾休息和出游时间。25%的游客选择春节旅游6天以上。

中青旅相关专家分析,目前处于春节国内游、出境游的预订高峰,出境游已经预订过半,欧美、澳洲等部分长途热门线路的名额已经很紧张。建议有出游计划的旅游者尽快安排。从订单分析家庭游客是主力,报名旅游团的两大一小或者三代同行比例很高,私家团、爸妈放心游、高端小团游等很受欢迎。

出境游意愿 首次高于国内游

在目的地的选择方面,约40%客户倾向于境外旅游,其中37%偏好境内旅游,选择出境游的客人比例略高于国内游,另有23%的客户表示不确定。不考虑境内出游的客户主要是因为境内目的地在节假日人较多。调查发现,男性客户更倾向境内旅游,而女性则更倾向于境外。

国内目的地集中在传统、热门的旅游胜地,如三亚、云南,其次是厦门、东北。境外目的地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无论是较近的港澳台、日韩、东南亚,还是中长线的美洲、欧洲、中东线等都有不同需求的客人进行选择。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从调查看,出境游意愿首次超过国内游,将是今年春节的旅游热点。这主要是受到众多目的地国家签证条件放宽等利好的影响,携程网上相关国家的线路产品游客量都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很多报名的游客是第一次出境游或者首次在网上预订,说明越来越多国人有条件走出国门。

超过八成倾向 网上选择、比较旅游产品

旅游者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旅游消费方式的最大变化是网络化、移动化。超过八成客户倾向于通过旅游网站来选择、比较旅游产品,其中四成客人在手机端用旅游app做出行准备,比例远超通过传统旅行社的客人。调查显示,透明度高、产品丰富、预订便捷是客人选择在网络和移动端预订的主要原因。

携程旅游、同程旅游、去哪儿网等专家分析,在移动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客人的旅游预订习惯从线下向线上转变,现在正在向手机端迁移。 大型旅游网站与各家旅行社合作把产品都搬上网,今年旅游者在一个网站就可以完成比价、比产品。从目前春节假期的预订情况看,出境游、高铁与自驾游、跟团游与自由行、门票等产品,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通过app预订的比例将创新高,跟团游产品手机预订比例在部分城市可能达到40%以上。

春节旅游花多少钱 1/3客人人均5000元以上

春节出行,客人关注的问题仍主要集中在价格、线路安排、服务几方面。另外春节出行的安全、天气等因素也是客人特别看重的方面。

在消费水平上,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在春节相比平时旅游更愿意花钱, 30%客户认为5000元以下是较为合适的人均消费,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计划花费人均5000元以上。调查还发现,旅游者对价格的关注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这主要因为40岁以上国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且更为看重春节出游对家庭的影响,愿意投入更高的旅游费用。

携程旅游专家分析,因为需求旺盛、热门的酒店和航空资源较平时紧张,春节出游价格一般都有30%以上上涨。不过今年春节在线旅游网站爆发促销战,特别是手机app预订的性价比创新高。但建议消费者除了价格,也应该在品牌、行程安排、服务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

第5篇 春节部分物价上涨情况调查报告

春节部分物价上涨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温溪菜场和周边商店,街道

调查内容:部分食品价格

调查方式:询问,采访,亲身体验。

前言: 当前,正是春节前期间,各部门也在欢渡春节。有人说:“这一年的辛劳赚来的钱,正是为了欢渡春节。”所以也就是说这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一次节庆。于是趁势我也走访了温溪菜场和周边商店,当了回顾客,去亲身体验春节消费的感受。 进距离体验。

调查对象:玛利琅快餐店 肯德基人民店 麦当劳快餐店

调查时间:xx年1月16日

调查结果: 第1站:玛利琅快餐店 时间:中午 店里情况:比较清闲 调查桌数:五桌 卫生 环境 服务态度 食物味道 点餐速度 五桌满意 四桌满意 一桌一般 一桌满意 三桌不满意 一桌一般 一桌满意 二桌不满意 二桌一般 一分钟不到买到快餐

第2站:肯德基人民店 时间:中午 店里情况:非常忙 调查桌数:五桌 卫生 环境 服务态度 食物味道 点餐速度 五桌满意 二桌满意 二桌太差 一桌一般 一桌满意 四桌不满意 四桌满意 一桌一般 二分钟不到买到快餐

第6篇 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一) 研究目的1. 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将成果广而告之,以此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年初五开市日:年初五可将供奉神位的供品收起。做生意的人可以拜神开铺,发红包,以求大家工作顺利,而一些过年的禁忌都可以解封,过回平时的日子。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贴窗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

第7篇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精选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精选

第8篇 春节年货市场综合调查报告参考

春节年货市场综合调查报告参考

邻近春节我市各类年货市场就已启动并逐步火热。市商务局对我市的年货市场进行了专项调查,与往年年货市场相比,随着节约勤俭之风的兴起,今年年货市场变得更加重视实惠。

1、零售年货:重表更重里 红火更有料

随着零售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在超市购买各类年货已成了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而对年味的烘托,超市起了很大作用。

如今,我市各大超市内都早早挂起了红彤彤的招牌和灯笼,一条条主打年货的专柜或是街道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据团结路安奇华联超市负责人先容:新年前期是超市销售的一个旺季,所以要提早预备,烘托气氛,备足货品,周到服务。

据调查发现,今年我市的大范围提早的年货采购减少。固然各大超市都已做好了春节市场大战的预备,但是目前消费者仿佛还没购物的爱好。年货不着急买。市民刘涛说,大年初一超市都开业,所以没必要提早买这么多东西,等到走亲访友时买点水果和零食就够了。

由于全国提倡节俭凤,我市年货市场也刮起了节俭风,单位团购大幅减少,消费者对年货更重视实惠。今年各大商场固然各类礼品装年货仍然占据了超市年货专柜的醒目位置,但是其包装已相对简单了很多,里面的内容则更加实惠。据丹尼斯超市相干负责人先容:现在购买礼品的大都是个人,很少有单位来订购,所以我们超市的'礼品更重视实惠,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

2、 鲜花礼品:普通市民成为消费主力

新年新气象,过年在家里摆一些盆景花卉,既有好彩头,又赏心悦目。近日,商务局工作职员在我市一些花卉市场发现,很多市民已开始购置盆景花卉。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花卉市场到目前来看,还有些不温不火,很多花店里主打的大型盆景花卉很难卖出。

现在单位的定单都没有了,店里预备的大型花卉就不好卖了。回德路花卉市场里的一名卖花的老板对记者说,像往年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单位或集体前来订购大型盆景花卉,不过今年却卖不动了。这位老板以为,这应当是受中心提倡节俭之风的影响。

固然,缺少了集体订购,普通市民就成了花卉消费的主力,而精美新颖的中小型盆景花卉则成了热卖品。例如红掌、杜鹃等盆景,以其植物本身火红的色彩被冠以红红火火的寓意,价格在20元35元之间,相对亲民。邻近春节,花卉的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是涨幅不会很大。一家花店的老板说,由于单位的定单少了,今年主要是家庭购买,所以对价格便宜的小型盆景来讲,未来的价格涨幅不会很大。

不过由于前期云南等地降雪影响,如玫瑰、百合这类鲜花,其价格有明显上涨。据市区某花店店主李艳丽说,如玫瑰、百合、康乃馨这些鲜花,目前的价格进步了近一倍,这也就致使消费者购买欲看的降落。按说邻近春节鲜花涨价是正常的,但是今年这些鲜花由于遭到原产地产量降落的影响,涨价有点过猛,所以消费者不太能接受。

3、年夜饭:价格降落 预订火爆

固然除夕不放假,但是这其实不影响今年我市各大饭店的年夜饭预订。进进1月份,我市很多饭店就纷纭打出了年夜饭预订的招牌,受节俭之风的影响,今年我市很多饭店的年夜饭都推出了比较实惠的价格。

通过在我市部份中高级酒店、宾馆调查发现,各酒店年夜饭方案1月初已纷纭出台,并开始接受市民预订。据香君路某饭店前厅经理梁艳先容,最最近几年夜饭预订比较火,随着春节的邻近,已有很多人来咨询和预订年夜饭,目前饭店推出的年夜饭包桌最低价位是488元。大年初一、初二,直到初五都已没有位子了。

目前市区很多饭店年夜饭的预订已基本满额。固然这些饭店年夜饭预订火爆,但大部份饭店均表示年夜饭价格会与平日相同,不会出现涨价的情况。另外,对包间内的年夜饭,一些饭店表示,为了确保节俭,饭店不设最低标准,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点餐,也能够选择酒店推出的套餐,酒店确保菜的品质不变,菜量相对减少,并推出小份菜。某饭店负责人刘孝敬说:为了提倡节俭,除夕当天在本饭店用餐的顾客,假如餐盘内的食品全部用完,就会得到酒店送出的马年吉祥物。另外,我们还推出了打包服务,顾客们用餐结束后,服务员还会主动将剩余的饭菜打包,这样既可以减少浪费,也响应了国家推行的光盘行动。

春节年货市场综合调查报告参考

第9篇 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

一、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 。“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2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寒假期间,我利用走访的形式,对家乡附近的一些老人进行了咨询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进行了汇总整理,并作出如下调查报告。

关于我们邢台人的春节习俗,据传颂的民谣来形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转一转......” 在我们这里,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瓜果、干菜蔬菜,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我们这就有“二十三,祭灶官”说法,而且在这天还要包饺子。在我们这里,很多人家的厨房设有灶王龛,有的人家里是将灶王爷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摆放供品,这样,他就不会在上天之后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我们这里有“二十四,扫房子”的风俗,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认真的屋里屋外彻底地打扫一番,要把这一年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来年更好的美好愿望。之后的几天就是蒸枣卷、蒸馒头,炸丸子,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到了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六,天天要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一般城市里大多住的是楼房就是在门上贴个门神或者福字,而在我们这边乡村中,要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不用说门口,甚至拖拉机等农用工具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但其实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抽空去理个发,因为在我们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按照民间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但经询问考证,这一传统来自于清初对汉人强制实行的“剃发政策”。为了抵制清王朝,汉人以正月不理发来寄托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不过在人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之下出现了偏差,变成了“死舅”,也演化成了一种习俗。不过近些年来这一习俗也渐渐不再被年轻人认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还在注意并沿袭这个风俗习惯。

到大年三十,我们这里值得额外阐述的地方性风俗是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仪式。这里的“爷爷奶奶”是指家族故去的先人,过年的时有要请回家来一起过年。兄弟几人如果父母在,在父母住处设供桌上供;如果父母不在,在老大家里设供桌;老大不在,老二家设供桌,依次类推。在北屋正堂供桌上方,将画有家庭祖辈家谱的佳布挂上;然后,将爷爷奶奶的神符贴在佳布下方。随后将“天地三界十方真宰” 的老天爷全神符贴在爷爷奶奶神符的左边。最后是再摆放上贡品。请爷爷奶奶的过程是由男性长辈带领子孙,携带三柱香、烧纸和鞭炮,从家里出发,来到老坟地(坟地远的可以在村外路口边)。然后一人将香插在坟头(路边请的,堆个土堆插香)点燃,一人燃放鞭炮。全体跪拜,长辈口念“过年了,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吧”,随后长辈持香带领全体回家,中途不准与人交谈,不准串门,不准回头。接着再到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兄弟子孙先面对供桌上方的“爷爷奶奶”神符,给“爷爷奶奶”下跪拜年,然后再给父母拜年。同族的其他人或亲戚朋友来家拜年,也是先要给本家供奉的“爷爷奶奶”拜年,然后再给其他人拜年。而到了大年初五这个送“爷爷奶奶”、上坟的日子。初五早晨做好饭包好饺子,先给“爷爷奶奶”上饭,上贡台上摆上一碗饺子,再烧一炷香。“爷爷奶奶”吃完饭后,折贡、撤贡,把祖宗三代爷爷、奶奶的神符摘下,然后去上坟,在坟上将神符和烧纸一起烧掉。这个习俗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请祖先归家过年,是延续古代神灵崇拜的“请神”习俗,也是每到佳节倍思亲,后人寄托对先人思念的一种方式,表达出后辈不忘先辈的养育教导之恩,逢年过节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之情。

到了三十晚上,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村里的人们要把贡品摆在院落里,意思是上贡请众神,过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先享用年夜饭,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一年发生的事,开开心心的吃一顿年夜饭。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几乎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串门拉家常,更多人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心情愉悦。这就是“熬年夜”也称守岁。等到十二点整要跨年的时候,各家都要把准备好的鞭炮拿到院子里放,一时间鞭炮齐鸣,过年的气氛瞬间点燃,伴随着喜闹的鞭炮声,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来临。

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在我的家乡,初一早上必不可少的是吃饺子,接着换上新衣服,准备好糖果、瓜子、花生、烟,敞开自家的大门,欢迎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前来拜年,当然自己也会先到邻居家里拜年,然后回到老家给家里乡村的亲戚拜年。大年初二是女婿看望老丈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要热热闹闹的摆上酒席,跟女婿女儿坐在一起吃顿饭,好好聊一聊。初三初四就没有那么多说法了,基本就是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的日子。初五这天是给先辈上坟、送爷爷奶奶的日子,去老家的坟地上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祭祖,放鞭炮,送走“爷爷奶奶”。在我们这的风俗中,过了初五这个年就算是基本过去了,上班的也依次开工,之后就只有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放烟火的日子。

春节这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习俗还有很多种,春节习俗也在不断的演变。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此次调查活动,尽管用时不长,但让我对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的来源,增长了见识,也增添了对传承家乡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同时,此次调查的圆满完成,少不了家乡中人们的积极配合,也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家乡民风的淳朴,对家乡也更添一份亲切感。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3

姓名:

班级:

学号:

调查目的:了解本地节日传统及风土人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

调查地点:临泉以及周边县市

调查对象:老乡、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调查方式:走访、查阅资料 、网络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临泉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为热闹和隆重。

一、传统流程与习俗

腊月初八

农村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所谓“腊八饭”,即一种粥,因此“腊八饭”又被称作“腊八粥”。制作很简单,即将五谷杂粮一起煮,预示春节将近,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

祭灶

所谓“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爷。俗语有:“君祭三,臣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这后两句带有玩笑骂人之意)因此,临泉地区祭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贡品以当日晚餐为主,辅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枣。农村地区做饭用的灶称为“地锅”,灶台称为“锅台”,主人做好晚餐后须先盛一份放在锅台上,再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蜜枣。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

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和蜜枣吃,就可以让他嘴巴变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以保来年富贵与平安。贡给灶王爷的吃食,家里人人不许碰,只有在晚饭过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

有的人家会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爷的神像,神像两边也通常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这一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气。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

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

1、办年货

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小吃点心。

2、蒸馍、炸货

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热一热。这蒸的馍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花多用塑料纸制成,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一定不能断,否则不吉利。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萝卜、豆芽、老豆腐、虾仁分别剁碎,放入大盆里,加入调料拌匀,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丢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除了这两样,还有炸一些鱼块或鸡块。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香飘满院,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据老人说,家里厨房炸东西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进的,以防毛手毛脚碰坏了东西,不吉利。

3、上坟

在这段日子里任选一天,家里的男主人买上火纸、鞭炮,带着孩子到自家田里给已故亲人上坟。

大年三十

1、贴春联

有一种说法,春联一贴,就不能讨债。不论欠多少钱,也不论多么急着用钱,也只有等到出了正月再要。不然那叫“抠”人家的门神眼,对双方都不吉利。一些欠债户,甚至早在二十七八就贴好春联了。 主门上贴好春联后,就贴一些什上。什么物贴与其相关的字,床上要贴“身体健康”或“身卧福地”等;堂屋后台上方要贴“赠

福财神”或“金玉满堂”等;后台香炉窝上要贴“满斗香火”等;腊台两边上要贴“大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贴“满箱衣裳”等;锅台墙壁上要先贴请的灶王爷,再在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是“一家之主”。水缸上要贴“水泉四海”;石磨上要贴“下面如雪”;院内外树上要贴“满院春光”、“抬头见喜”、“春光明媚”等;猪圈羊圈牛棚上要贴“六畜兴旺”等;架车和自行车上要贴“日行千里”等。如粪堆、红芋窖、柴垛上等,要插上花花绿绿的纸条子。

要是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是不贴春联的。第二年,只贴绿纸或蓝纸春联。只有到第三年才贴春联。临泉旧时的对联有许多讲究,各姓有各姓的联话。如姓张的是:“金鉴名臣第,春钱学士家。”姓程的是:“军容周司马,理学宋名儒”。姓宁的是:“科名高北斗,家世本两清”。姓岳的是:“汤阴分世业,颍水振家声”。

贴对联的同时,旧时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年画,挂中堂字画,张堂名灯。堂名灯就是大红灯笼,灯笼上写金字、堂名。堂名灯也是根据姓氏有别的。如姓王的'堂名灯是“三槐堂”,姓章的堂名灯是“全城氏”,姓周的堂名灯是“友竹堂“,姓贾的堂名灯是“瑞之堂”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4

山东地区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而又能彰显一个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春节又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弃,致使近年来年味渐淡。对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我来自山东潍坊,所以我对家乡地区的春节习俗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对春节民俗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希望能让大家对山东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体验各地域文化带给我们的文化多样性的无穷乐趣。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就呈现出来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节日。山东地处黄河流域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悠久,自然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要说真正进入春节,那就理当从小年开始。在北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所以一大早人们就把印有灶王爷爷的年画贴在灶台旁,加以供奉。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另外这一天一定要吃水饺,取义送行饺子迎春风,在我们家乡,刚出锅的饺子要先盛三碗放在灶王爷爷面前,并摆上筷子,用以供奉灶王爷爷和他的两位娘娘。如果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那么小年过后人们便开始真正忙碌起来。民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因为“尘”与“陈”谐音,因此新春扫尘也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在这几天人们一般会把家里进行彻底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什么的。不单是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客人,也为把原有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干干净净迎接春节的到来。

这段时间人们也都会忙着置备各种年货。所以大街上到处都是卖东西的小摊位,从春联、灯笼到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在农村地区更有赶年集的风俗,此时全家会一起出门购置年货,买新衣,父母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提出的购买要求,另外在采购春节用品时,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街上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很是热闹。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因此春节前也是杀猪的最好时间,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保存较长时间,这也与南方过年制腊肉有相似之处。北方的主食是面食,所以过年前也有提前蒸几锅馒头、豆包备用的习惯。通常为了供奉和好看,也会蒸一些花馍,类似刺猬馍、枣山之类的。小时候每当妈妈过年蒸馒头时,我也会因为好玩而根据自己喜好做一些形状各异的花馍,等到蒸好后便会先挑出自己亲手做的花馍先吃掉,渐渐的长大了,再帮忙做馒头时也就没有了那份闲情。

很快在忙碌中就到了除夕,一般大年三十那天才被称为是除夕,古有“年三十,除夕夜”的说法。但是今年却又有例外,闰年的缘由腊月只有二十九天,因此除夕夜只好提前。在山东,除夕这天早上人们会提早起床打浆子,贴春联。所谓浆子,就是一些面粉浆糊,煮过之后便是很好的粘合剂,用它来贴春联,一年都不会掉。火红的春联贴在门上自然是喜庆,另外也会有很多家庭会在家门口挂红灯笼,更增加了节日气氛。贴好了春联和福字,剩下的时间就是继续做没完成的工作,再就是准备年夜饭了。山东大部分地区都选择在晚上吃一顿隆重的年夜饭,迎接新年的到来,也有少部分鲁西南地区会选择在中午,因地域而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夜饭自然已是相当丰盛,但是每年桌上都会有鱼,有“年年有余”之意,另外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鸡有“大吉大利”之意,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就是用胡萝卜和蒜泥凉拌的“大杂烩”了,寓意来年家里什么都不缺。其他的就随自己喜欢而定了。在我们这里,通常都是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过除夕,妯娌们在厨房忙活着年夜饭,小孩们聚在一起玩耍,男人们则在桌前喝茶聊天。吃饭时通常都会分两桌,男人们在正桌,女人们另外一桌,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则会上正桌。在山东传统习俗中,不管何时,家里来客人留下吃饭时,女人都是不允许上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女地位逐渐提高,这一习俗逐渐被取缔,但是传统节日里依旧会残留一些痕迹,并且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了人们。此时全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团圆饭,其乐融融。除夕夜也有守岁之说,通宵守岁,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等到一过零点时分,家里的男人就跑到外面放鞭炮,放烟花,以鞭炮的响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此时女主人会在家里的院子里烧一些黄色的烧纸,这些纸在烧之前要用钱打一打,古时说这些纸是烧给天上的神仙们用的冥钱,神仙们收了钱就要保佑人们来年发财。零点过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去邪恶、求吉利,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秆,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像那几年还在上高中时,父母在除夕夜时也会把芝麻秆撒在院子里,寓意我们成绩能节节高升,取得好成绩。饺子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锅里要放上馒头、豆腐。意在有余头,都有福。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王爷爷,而且饺子要用筷子挑开,方便神仙们食用。吃完饺子,春节的这顿年夜饭才算真正的结束了。

初一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人们最忙碌的一天,这天人们都会起早,穿上新衣,挨家挨户的拜年。早起后,开门前要先放鞭炮,然后在门口外放一只竹竿或木棍,来拜年的人们踩过木棍进门。出去拜年的一般都是小辈的年轻人,长辈的一般都会待在家里,招待来拜年的客人。首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拜完之后才出门到亲戚家及邻居家里拜年。记得小时候我给长辈拜年时都要磕头,现在很少见了,只是问好就可以了。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小孩子们盼望过年,其实很大成分就是想买新衣服和想要压岁钱吧。想想小时候得到压岁钱后的那个高兴劲,现在想想还禁不住想笑。大年初一还是有很多避讳的: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等。

第10篇 春节期间购物消费调查报告

2023年春节期间购物消费调查报告

经过一定范围的调查,得出此报告(范围有限,不能全然说明一切).

普遍的人购置衣服都是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内,因为那时商场都抓住了机会,纷纷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这样便吸引了广大的购物爱好者(尤其是未工作的母亲及已经放假的中学生和少数的青年).其实这样的购物热,并不是眼见的那样实惠,细细调查发现,那些所谓的打折的优惠,都是商家的一种获利手段,这些打折品的价格都是经过提升后,再处理的,经过对比有部分物品打折后比其它时候更昂贵.

另外就是近年的十天左右,人们都开始精心备办年货,有的人需求较大,而价格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上涨,只是幅度不大.许多人购置的主要是烟火(城市居民,以及家里子女较多,也比较有钱的农村居民),糖果及一些干货.这些都是人们年三十所需品.

另一现象是,这段时间内,已放假学生是绝大数的光顾者.因为这时,很多的家长都还在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自己的子女,所以他们才可以放心大胆的上网.

大年三十,不管是乡下的农人,还是在外工作的,或是城市的市民,都会在这一天去购置主食,主要是鸡鸭鱼,有钱的就再购置更贵重的肉食.另外就是些新鲜菜食,主要是炒肉的配菜及煲汤的原料,而猪肉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居民去购买,住在农村的人们也会购买一定的肉,尽管他们杀了猪(其原因是他们已经把肉用盐腌制过的,口感已经不佳).这天购衣物的人仍是不少,因为都有一个观念,新年穿新衣,但是此观念也在一年年的淡化.

年后的节日中,人们的主要消费是集中在了餐饮上,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会和自己的朋友,亲戚一同到街上享用美食,此时生意兴隆的餐饮店主要是集中在商业购物区,以及平时比较有名的餐饮店.但是有一个现象是现在人们暴露出来的,那就是人们对食物的健康关注程度还不高,而是对随大流及追求美味就足够了.

年后的生活再提到网吧行业,这时可以发现,这些网虫已不是学生为主,几乎都是那些工作不久的青年,他们这时主要也是玩游戏为主.这也许是为了减轻一年工作下来的压力和缓冲疲惫.

再看年前红火的服装店,白天还有些顾客外,晚上就是暗淡了.

这时仍不褪色的商业,也许就应该算大型商场,诸如超市(人们要买礼品送亲友).

我的建议:如果有愿意从小事业开始创业的同志,可以从餐饮开始,我觉得这个餐饮要给出合理的价格让顾客接受,但是自身的利益也要可观,再者要有好的地段优势.

2023年春节期间购物消费调查报告

在春节期间的主要购物途径这一问题,有32人选择在大型超市,大卖场购物,占总人数的64%;但与此同时,选择百货商店,便利店,市场,品牌店,网购等消费途径大有人在。总的来说,人们的消费途径较以往拓展了很多。

就您对今年春节消费期间物价水平总体感受这一问题,有9人认为物价平稳,占总人数的18%;有18人认为交错式涨跌,占总人数的36%,有20人认为物价极不平稳,占总人数的40%;有3人选择不知道,占总人数的6%。

就您认为春节期间物价变动最为显著的产业这一问题,有18人选择中国传统食品/年货,占总人数的36%;有8人选择餐饮饮食行业消费,占总人数的16%;有6人选择服饰首饰,占总人数的12%;有1人选择春节家庭装饰品(年花,春联,灯笼等等),占总人数的2%;有1人选择花市,占总人数的2%;有12人选择科技产品和电器,占总人数的24%;有4人选其他,占总人数的8%。

就商家影响您购买的因素这一问题,有12人认为价格合理为首选因素,占总人数的24%;有26人认为质量优良为首选因素,占总人数的52%;有2人认为地理位置优越为首选因素,占总人数的4%,有6人认为品牌为首选因素,占总人数的12%,有4人选择良好的售后服务为首选因素,占总人数的8%。其中,价格合理,质量优良,良好的售后服务是人们普遍看重的商品因素,而品牌则着重被年轻人青睐,而地理位置对人们影响不大。

在我所调查的人数当中,他们的家庭月均总收入就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6000元,6000元以上七个标准来讲,各个标准的人数及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000元以下,9人,占总人数的18%,10......

2023年春节期间购物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即将到来,喜气洋洋的年夜饭又在向我们招手“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中国人自古有除夕守岁的习惯。除夕夜全家团聚,吃罢年夜饭围坐一起,共同辞旧迎新。年夜饭因此成为了守岁的“前奏曲”,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与象征。年夜饭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夜饭市场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不同市民会选择不一样的消费方式。对此,为了解 2007年春节的年夜饭消费状况,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对晋江春节年夜饭的消费情况作了一番调查。

一、家里、饭店、外卖市场三分天下

据调查,68%的人选择在家里吃年夜饭,享受一家团聚的乐趣, 28%的人群则愿意在酒店、餐厅中就餐,方便又省事。还有4%的市民放眼于外卖市场,既方便又可以享受在家里团聚的气氛。

综上数据分析,对于大众而言,酒楼年夜饭爆满的同时,家里自己做的吃年夜饭依旧占着主流。绝大部分人还是愿意选择在家里与亲人一同吃年夜饭。

针对选择在家里吃年夜饭的理由,我们就近采访了几户家庭,他们认为在家吃年饭亲情味更浓。具体理由有这些:

1.在家中最有年味。所谓过年,就是回家团圆,年夜饭不图吃什么,而是图全家人相聚在一起的亲情氛围,而在外吃年夜饭商业化的味道太浓。 2.回家是一种亲情的渴望。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但是对亲情上的渴求却越发明显起来,回家过年正是这种感情需求的体现。

3.在家中能感受到一种责任。同样一桌饭菜,在家中能比在酒店中节省得多,而且亲自做年夜饭,能感受到一种家庭的责任,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味道。

4.现在的`年夜饭市场,消费过于集中,事实上这种消费并不理性。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把餐饮和文化联系到一起,而实际上,年夜饭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全家团圆。

有关专家也认为在家吃年夜饭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年夜饭从酒楼搬回家中,最能体现人们对家庭,对亲情的向往,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过年意味着合家团圆,亲情交融,年夜饭的特点就是团聚,这个团聚能使人感受到温馨的氛围。而在外就餐有一种漂泊感,使年夜饭流于一种形式,尽管时尚,但却缺少氛围。

二、环境、省时省力是吸引顾客在饭店吃年夜饭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50.2%选择会在饭店吃年夜饭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用餐环境好,41.7%的受访者是因为省时省力,可以减轻劳动强度,35.5%的受访者是认为酒店气氛好,非常热闹,25.5%的受访者是因为饭菜好,14.4%的受访者是因为价钱不贵。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改变,也更加注重健康、环境方面的选择。饭店大多拥有不错的环境及良好的用餐氛围,且菜肴的口味和菜式选择较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因此对于一些越来越注重实惠方便的人们来说,在饭店用年夜饭是个好方法。

但是在酒店等地享用年夜饭也有“弊”存在,综合如下:1.容易造成相互之间攀比,给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2.浪费现象严重。在酒店吃年夜饭常常因为菜多而吃不完,从而容易造成浪费现象。

成熟的年夜饭市场已经发展了多年。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去饭店吃年夜饭还没有形成一种风潮。随后的两年里,渐渐成了一种时尚。从2005年开始,预订难的情况突然明显起来,这可以说明:中国人传统的“团圆”春节,衍生了年夜饭市场。几年来,市民预订年夜饭的时间越来越早,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年夜饭市场水涨船高,这可以从这几年年夜饭的价格上体现出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的年夜饭发展趋向取代了单一的守岁模式。经济学家与业内人士称,除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外,家庭劳动的社会化、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理念的变化和住宅条件的改善都是人们生活饮食消费变化的主要原因。

年夜饭是人生的总结,更饱含对未来的憧憬,当除夕夜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论老少尊卑,都会用“心”烹调属于自己人生的年夜饭。所以无论在哪里享用怎样的年夜饭,有“心”便是最好。

第11篇 202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春节风俗调查

这个寒假,学校再次让我们做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假期作业的惯例,之前,这个作业我没有特别的重视,所以之前并没有参加之前的评比。这个假期,这个作业我将会好好完成。

随着寒假的开始,也寓意着快要过年了。春节,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国每年都要庆贺的大事。再说春节习俗,有人说,不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吗?其实不然,我国各地人民的春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了解?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异地的春节习俗: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了解了这么多省份的春节习俗,原来各地的春节习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数名族。想不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让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壮族:

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彝族: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前除催喂肥猪、酿好酒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朝鲜族:

春节早晨起来,首先洗簌干净,然后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结束后,需进行新年第一次行礼,即所谓“拜年”。在家人拜年时,接收拜年的长辈需要给小辈一些压岁钱;拜年时,公公婆婆除了给新过门的儿媳妇压岁钱,还会送一些诸如化妆品、头绳等小礼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饮食做为早餐。然后,小辈们又出门给亲戚或邻居的长辈们拜年。春节的年饭一般为年糕汤、打糕、米糕、松饼等。从春节那天起,各种民俗游戏会陆续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风筝等游戏。

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但其实,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有过年的气息。虽然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们大家都在庆祝同一个节日——春节!

第12篇 中国过春节的调查报告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原始社会有“腊祭”的仪式:秋收以后人们都要祭祖一番,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荫庇,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风俗。尧舜时候起,人们就开始过春节了。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的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少数民族和汉族同胞一样,举行各种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因而春节对于中国人是最欢庆的节日。今天的我们,对春节到底还有着何种看法呢?为此,我们来做一个调查报告。

我们以开放题“提到春节习俗,您会想到什么?”要求被访者回答三个所想到的词汇。提及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吃年夜饭/团圆饭(24.05%)、办年货(17.72%)、放烟花鞭炮(13.92%)。紧随其后的是:贴对联(11.39%)、压岁钱(8.86%)、扫尘(6.33%)、走亲戚(5.06%)、拜年(3.80%)、守岁(1.27%)。

您的春节怎么过?

a.八成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调查数据表明,在本次调查中有80%的被采访者选择在家休息,而计划春节期间走亲戚的只有18.57%,选择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被采访者的1.43%。

b.九成被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90%的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10.00%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一位受访者这样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当中有大半的日子都在外面吃。过年了,就有几天时间呆在家里,还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做饭吃有意思,热闹、有气氛。到饭店吃是省事,但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吗?”

c.三成多被访者选择短信拜年.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76%。30.93%的被访者选择打电话拜年,23.14%的被访者选择登门拜年,还有6.19%的被访者选择发电子邮件拜年,另外,3.98%的被访者选择了其他方式。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d.近一半被访者过春节不会祭祀。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调查表明,31.78%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22.20%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46.02%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中国过春节的调查报告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12篇)

一、办年货1.调查地点:家里2.调查内容:特色年货灌香肠了!妈妈先准备了薄如蝉翼的小肠皮,再把猪肉切碎。接着就是靠真本事的时候了:妈妈在碎猪肉里掺上盐、味精、料酒和各种调味品,再搅拌着。然后用灌香肠的专用工具,在小的那头套上小肠皮,大的那头往里面加上猪肉。这个工艺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用力均匀,用料均匀,这样子做起来的香肠才好看。香肠做好了!看着这红白相间的精美的香肠,我谗得直流口水!二、送年礼1.调查地点:小姑家2.调查内容:小屋面貌一大早,妈妈就拉着我起床,说是要去小姑家拜年。我兴高采烈地,恨不得立即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春节相关文章

  •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12篇)
  • 关于春节的调查报告(12篇)100人关注

    一、办年货1.调查地点:家里2.调查内容:特色年货灌香肠了!妈妈先准备了薄如蝉翼的小肠皮,再把猪肉切碎。接着就是靠真本事的时候了:妈妈在碎猪肉里掺上盐、味精、料酒和 ...[更多]

  • 春节旅游的调查报告(3篇)
  • 春节旅游的调查报告(3篇)97人关注

    春节旅游的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调查时间:20xx年2月6日至2月15日调查人:刘圣祥抽样人群:来九寨沟旅游的人12年年初四川省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 ...[更多]

  • 春节来历的调查报告(3篇)
  • 春节来历的调查报告(3篇)91人关注

    ⑴前言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那么春节的来历是什么?⑵研究方法从电脑上查找资料⑶研究情况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 ...[更多]

  •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3篇范文)
  • 春节民俗调查报告(3篇范文)89人关注

    调查题目: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调查人员:旅游管理学院专业:酒店管理年级:大二班级:高职八班调查地点: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调查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更多]

  • 春节浪费调查报告(2篇范文)
  • 春节浪费调查报告(2篇范文)89人关注

    前言: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摘要:(一)xx月xx日: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 ...[更多]

  •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5篇)
  •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5篇)88人关注

    一、调查目的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二、调查时间三、调查方式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2.跟爸爸妈妈打 ...[更多]

  • 春节来历调查报告(3篇)
  • 春节来历调查报告(3篇)86人关注

    调查时间:20xx年春节及其前后调查地点:我家附近城镇调查目的: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亲友、观察周围人的过节方式,了解春节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调查过程:一 ...[更多]

  • 2023年春节习俗调查报告(12篇)
  • 2023年春节习俗调查报告(12篇)86人关注

    一、前言:了解春节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 ...[更多]

  • 春节消费的调查报告(8篇)
  • 春节消费的调查报告(8篇)85人关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庆祝佳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消费品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没到春节,更加刺激 ...[更多]

  • 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3篇)
  • 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3篇)84人关注

    小学生春节的习俗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二、调查时间20xx年春节期间三、调查方式1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