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遗


拼音yì yí
注音一ˋ 一ˊ

繁体逸遺

逸遗

词语解释

逸遗[ yì yí ]

⒈  犹言隐居避世。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隐居避世。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主上感伤林之士有逸遗者,屡詔内外之臣旁求於四海。”
清 刘大櫆 《江先生传》:“犹赖有泽逸遗之士,穷年兀兀於其中,递相推测隐度。”
亦指隐居避世的高士。 唐 宋之问 《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及高明所撰《唐史春秋》等六处,并乞逸遗事跡,不翳声尘,代业有光。”


新华字典解释

避世:

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触:避世绝俗。

隐居:

居住在偏僻乡野或山林等处不愿做官:因抱负和才能不得施展,遂隐居山野。

● 逸yì ㄧˋ

◎ 跑,逃跑,逃逸。奔逸。

◎ 散失:逸散。逸史。逸事。逸闻。

◎ 安闲,安乐:安逸。逸乐(安乐)。以逸待劳。闲情逸致。

◎ 超过一般:超逸。逸兴(xìng )(超逸豪放的兴致)。逸趣。逸致。逸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逸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 隐遁:逸士(隐居之士)。逸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 放任,不受拘束:逸荡。飘逸。骄奢淫逸。

● 遗(遺)yí ㄧˊ

◎ 丢失:遗失。遗落。

◎ 漏掉:遗忘。遗漏。

◎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遗。路不拾遗。

◎ 余,留: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死人留下的:遗骨。遗言。遗嘱。

◎ 不自觉地排泄:遗尿。遗精。

◎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遗传。

◎ 抛弃:遗弃。

逸遗相关成语

  •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生于忧患,死于逸乐
  •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天不憗遗一老
  • 一饭三遗矢
  • 养虎自遗患
  • 小学而大遗
  • 一劳久逸
  • 一劳永逸
  • 一览无遗
  • 不遗余力
  • 不遗寸长
  • 不遗尺寸
  • 不遗巨细
  • 举无遗策
  • 举无遗算
  • 乐道遗荣
  • 亡矢遗镞
  • 以逸击劳
  • 以逸待劳
  • 余业遗烈
  • 余风遗文
  • 养痈遗患
  • 养虎遗患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