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大正


拼音dà zhèng
注音ㄉㄚˋ ㄓㄥˋ

大正

词语解释

大正[ dà zhèng ]

⒈  中正。

⒉  官名。

⒊  太白星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中正。

《易·大畜》:“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坐令王纲復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

⒉  官名。

《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
蔡沉 集传:“大正,太僕正也。”
《逸周书·尝麦》:“是月,王命大正正刑书。”
朱右曾 校释:“大正,盖司寇也。”

⒊  太白星的别名。

《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张守节 正义引《天官占》:“太白者……一名大正。”

⒋  用兵征伐。

《书·武成》:“惟有道,曾孙 周王发,将有大正于 商。”
孔 传:“大正,以兵征之也。”

国语辞典

大正[ dà zhèng ]

⒈  中正。

《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⒉  日本嘉仁天皇的年号(西元1912~1926)​。为日本第一百二十三代天皇,明治天皇第三子,在位十四年。

英语Taishō, reign name 1912-1926 of Japanese emperor Yoshihito 嘉仁

法语ère Taisho


新华字典解释

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荀况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官名:

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

②官衔。

中正:

1.得当;不偏不倚。

2.正直;忠直。

3.指正直之士。

4.犹纯正。

5.指正道。

6.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三国魏立中正以藻别人物﹐晋南北朝仍之﹐唐废。

太白星:

即金星。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二颗行星﹐也是各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我国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晩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

大正相关成语

  •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 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过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