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


拼音kè tǐ
注音ㄎㄜˋ ㄊ一ˇ

繁体客體
词性名词

客体

词语解释

客体[ kè tǐ ]

⒈  哲学术语,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

object;

引证解释

⒈  指外界事物,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和活动对象。

梁启超 《新民说·论私德》:“对於私人之交涉,与对於公人之交涉,其客体虽异,其主体则同。”

⒉  指次要的人或事物。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国语辞典

客体[ kè tǐ ]

⒈  主体的认识对象和活动对象。相对于主体而言。

主体

⒉  法律上指权利或义务的行使对象,或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如财产、人的行为、社会关系。


新华字典解释

包括:

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 ‘大家’,自然包括你在内。

上指:

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

2.见“上旨”。

以外:

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处所﹑时间﹑数量的界限之外。

客观事物:

特指有别于思想的外界事物。

客体相关成语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顾大局,识大体
  • 识大体,顾大局
  • 居移气,养移体
  • 一客不烦二主
  • 一客不犯二主
  • 一客不烦两家
  • 东西南北客
  • 一体同心
  • 一体知悉
  • 一体知照
  • 一心同体
  • 三位一体
  • 下逐客令
  • 不成体统
  • 不知大体
  • 不识大体
  • 不达大体
  • 不速之客
  • 东床娇客
  • 主客颠倒
  • 九流宾客
  • 习与体成
  • 五体投地

分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