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柳宗元的诗 > 构法华寺西亭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构法华寺西亭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同逃窜一样,我被放逐到楚国的最南端,永州的环境极其险恶艰难。

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华寺,闲散时,我又率性疏放顽劣一番。

寺庙的西边下面是陡峭的山崖,高得好似从天上俯窥人寰。

反过来,如果处于幽谷之中,榛莽繁茂遮蔽,谁也不能攀缘。

我吩咐童仆尽力地砍开杂木野草,横对着断崖把一座小亭修建。

山上山下,隔开来有如天壤之别,登上山顶,如飘飘然升上了云间。

远方的山头朝着这里靠拢,澄清的潇水抱着东山绕弯。

夕阳临照着轩窗,渐渐地沉落,归鸟直朝着我们陆续地飞还。

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鲜艳的色彩,山林间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泪斑。

精神舒畅,如同除掉了缰绳枷锁,心情安适,因而忘记了愁苦辛酸。

遭到遗弃和放逐,身心早已憔悴,到今天才开始有些愉悦开颜。

可惜赏心的时光难以久留,离乡的愁绪总是如藉丝一般连而难断。

举头北望,亲人们相隔千里,回视南方,我却杂居在夷蛮。

还是放下这些事,不要再提,借着这须臾的悠闲,忘掉忧烦。

注释

构:建造。

窜:逃匿。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狈。极:终极,尽头。

山水:指环境。穷:极其。

萧散:闲逸。任:任意,率性。疏:疏放,放诞。顽:顽劣,顽皮不顺从。

垂:通“陲”,边。斗:通“陡”。

欲似:好像。欲,似。

反:相反,指与从山上俯视相反,从山下往上看。

榛翳(yì):丛生的草木浓密覆掩。

童:仆。恣:任意,尽力的。披翦(jiǎn):砍削。披,砍伐。翦,同“剪”,削。

葺(qì):盖房。宇:屋檐,指亭阁。横:横对着。

割:切开,划开。判:分开,差别。清浊:天地。古代认为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

岫(xiù):峰峦。攒(cuán):聚集,凑拢。顶:峰顶,山头。

抱:环绕。

临:对着。轩:窗。

当:对着。

菡萏(hàn dàn):荷花。溢:流出。嘉:美好。

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茎粗而节长,这儿泛指竹子。遗清斑:留下了清晰的斑痕。指湘妃在竹枝上洒下血泪,化为竹上的斑痕。

屏:除去。

志适:心情安适。志,心理活动或思想。适,安宁,舒适。幽潺:忧愁。潺,愁苦,烦恼。

枯槁:憔悴。

迨(dài):到。始:才。

间:隔离。

夷蛮:古代称少数民族,东方为夷,南方为蛮。这儿泛指南方各种少数民族。

置:放下。

寄:托,靠,凭借。须臾:片刻。

构法华寺西亭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夏。法华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谪永前二年。而元克己至永州不迟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推之,法华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因为此诗中提及“菡萏溢嘉色”,故知作诗之时为夏天。

构法华寺西亭鉴赏

  理解这首诗并不难。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自嘲自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要趁着萧散闲逸之时,更加放纵自己的疏顽之性。其实,柳宗元不是真的萧散,而是被剥夺了参与政事的权利。柳宗元也不是真的疏顽,而是保守派打击迫害他的借口托辞。柳宗元强压满腔怒火,故作轻松调侃,自嘲自慰,表明了毫不屈服的内心思想。接着六句,写东的高峻和构建西亭。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曾提及构建西亭的事:“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蓧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余时谪为州司,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可知柳宗元构建西亭,是因为东山高峻,砍伐榛莽杂草之后,可以饱览物,赏心悦目。一来算是萧散无事时做了一件自己乐意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二来证明自己确实生性疏顽,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孤傲山林,乐山乐水,表现出不屈抗争的勇气和愤激的心情。接下来十二句,写建亭后所见美景和心情的愉悦写景从高而下,从远而近。在高峻的东山顶上仰天俯地,有上凌云霄,遗世独立之感。远山凑拢,澄江怀抱,胸襟不由开阔博大。夕照临轩,栖飞还,菡萏艳色,斑竹清痕,清丽宁静的自然美景,令他陶醉。这样,由于贬谪而枯槁的精神,到此时方才开颜。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屏除和遗忘,所以描写赏心悦目的美景总偏重于幽深寂静的特征,蕴含着诗人心中深藏的挥之不去的忧怨。最后六句,写乡愁别情袭来,强自宽慰。赏心乐事最忌孤寂,何况柳宗元又身处贬谪的现实之中,所以山水之乐只能暂忘心中郁垒,时间稍长,不由得又勾起了深切的乡愁离恨。这种悲哀是由贬谪而来,与忧愤同根而互生,想要回归故里,现实中同样不可能,诗人只得强自宽慰,“置之勿复道”,在须臾的闲适欢乐中,忘得一时算一时。结尾哀婉低沉,怨愤之情长绕不去。

  总之,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是柳宗元山水诗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手法,而孤愤沉郁是贯穿全诗的感情基调和独特风格。

柳宗元简介

唐代·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 柳宗元的诗(190篇)

柳宗元优秀诗作展示

种木槲花1332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上苑年年占物华,飘零今日在天涯。只因长作龙城守,剩种庭前木槲花。► [查看详情]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2660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风篁► [查看详情]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3717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纠结► [查看详情]

种仙灵毗(本草》:淫羊蕾,即仙灵毗也)315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灵和► [查看详情]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4317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凌人古受氏,吴世夸雄姿。寂寞富春水,英气方在斯。六学成一贯,精义穷发挥。著书逾十年,幽赜靡不推。天庭掞高文,万字若波驰。记室征两府,宏谋耀其奇。车酋轩下东越,列郡苏疲羸。宛► [查看详情]

种白蘘荷2048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华洁事外饰,尤病中州人。钱刀恐贾害,饥至益逡巡。窜伏常战栗,怀故逾悲辛。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崎驱► [查看详情]

种朮1937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守闲事服饵,采朮东山阿。东山幽且阻,疲苶烦经过。戒徒劚灵根,封植閟天和。违尔涧底石,彻我庭中莎。土膏滋玄液,松露坠繁柯。南东自成亩,缭绕纷相罗。晨步佳色媚,夜眠幽气多。离忧苟可怡,孰能知其他。爨竹茹芳叶,宁虑瘵与瘥。留连► [查看详情]

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2456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 [查看详情]

新植海石榴200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查看详情]

红蕉1089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查看详情]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3483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查看详情]

巽公院五咏·禅堂2000人关注

[唐代] 柳宗元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