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参考资料:

1、梁川等.《唐诗三百首鉴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134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创作背景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鉴赏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刘长卿简介

唐代·刘长卿的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 刘长卿的诗(451篇)

刘长卿优秀诗作展示

清明日青龙寺上方(得多字)2354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人都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 [查看详情]

留辞2840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春风已遣归心促,纵复芳菲不可留。► [查看详情]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4338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 [查看详情]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2595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故人早负干将器,谁言未展平生意。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馀。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客里相逢款话深,如何歧路剩沾襟。白云西上催归念,颍水东流是别心。落日征骖随去尘,含情挥手背城► [查看详情]

弄白鸥歌1138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泛泛江上鸥,毛衣皓如雪。朝飞潇湘水,夜宿洞庭月。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 [查看详情]

疲兵篇1028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 [查看详情]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1376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查看详情]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227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查看详情]

送友人东归3275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怜君献策十馀载,今日犹为一布衣。► [查看详情]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3706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查看详情]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3351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查看详情]

送姨子弟往南郊4322人关注

[唐代] 刘长卿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