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冯延巳的诗 >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注释

偎:紧靠着。

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一霎(sha):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第60页

2、聂石樵,韩兆琦著.历代词选:南海出版社,2005.08:第14-15页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鉴赏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下片抒伤春之情。首三句写词人所见:游丝、落絮、红杏,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依旧由景开始,但是“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满”和“兼”字更说明了一种无聊、无奈的心情。这是突然降下的一阵清明,打得院中杏花零落。最后一句由春光缭绕归结到春闺愁思,一个“乱”字说明了心绪之乱,“无寻处”则点出了好梦被惊醒后的烦恼与忧愁。经过这两句一点化,前面的景语全都变成了情语,令人回味不已。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冯延巳简介

唐代·冯延巳的简介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 冯延巳的诗(37篇)

冯延巳优秀诗作展示

更漏子3539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风带寒,枝正好,兰蕙无端先老。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褰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摇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褰绣幌,倚瑶琴,► [查看详情]

点绛唇1452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查看详情]

临江仙2911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高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独自倚阑干¤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愁杀王孙。徘徊飞尽碧天云。凤城何处,明月照黄昏。► [查看详情]

虞美人4355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 [查看详情]

喜迁莺4634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宿莺啼,乡梦断,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香已寒,灯已绝,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雾濛濛,风淅淅,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 [查看详情]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2965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查看详情]

早朝1030人关注

[唐代] 冯延巳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 [查看详情]

鹊踏枝1917人关注

[五代]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查看详情]

南乡子208人关注

[五代]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查看详情]

采桑子998人关注

[五代]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②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查看详情]

鹊踏枝3928人关注

[五代]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查看详情]

菩萨蛮884人关注

[五代] 冯延巳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