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刘禹锡的诗 > 竹枝词九首

竹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九首鉴赏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 刘禹锡的诗(648篇)

刘禹锡优秀诗作展示

梦扬州乐妓和诗2504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查看详情]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746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刘禹锡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查看详情]

重答柳柳州1171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查看详情]

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1484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查看详情]

登清晖楼482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查看详情]

寄湖州韩中丞216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查看详情]

曹刚3537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大弦嘈囋小弦清,喷雪含风意思生。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查看详情]

夜闻商人船中筝4100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查看详情]

田顺郎歌668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尝闻称主心。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查看详情]

喜康将军见访1445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谪居愁寂似幽栖,百草当门茅舍低。夜猎将军忽相访,鹧鸪惊起绕篱啼。► [查看详情]

闻道士弹思归引468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仙公一奏思归引,逐客初闻自泫然。莫怪殷勤悲此曲,越声长苦已三年。► [查看详情]

赠刘景擢第3532人关注

[唐代] 刘禹锡

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