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 佚名的诗 > 小雅·渐渐之石

小雅·渐渐之石

[两汉]: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小雅·渐渐之石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峰险峻层岩峭,高高上耸入云霄。山重重来水迢迢,日夜行军多辛劳。将帅士兵去东征,赶路不论夕或朝。

山峰险峻层岩险,高峻陡峭难登攀。山川逶迤又遥远,不知何时到终点。将帅士兵去东征,一直向前不顾险。

白蹄子的大小猪,成群涉水踏波过。月亮靠近天毕星,大雨滂沱汇成河。将帅士兵去东征,其他事情无暇做。

注释

渐(chán)渐:借为“巉(chán)巉”,险峭的样子。

维其:犹“何其”。

劳:劳苦。一说读为“辽”,指辽远。

武人:指东征将士。

皇:同“遑”,闲暇。朝(zhāo):早上。

卒(cuì):借为“崒”,高峻而危险貌。

曷(hé)其没:言何时是个尽头。曷,何。没,尽。

出:出险。朱熹《诗集传):“谓但知深入不暇谋出也。”

蹢(dí):蹄子。

烝(zhēng):众多。一说“进”。

离:借作“丽”,依附,此指靠近。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毕”。

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不皇他:无暇顾及其他。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70-572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10-512

小雅·渐渐之石创作背景

  该诗记述的是军士东征途中的劳苦之情。《毛诗序》认为“《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东征,役久病于外,故作是诗也”。朱熹说:“将帅出征,经历险远,不堪劳苦而作此诗也。”这一说法颇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70-572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10-512

小雅·渐渐之石鉴赏

  这首诗的情调酷似《诗经》中的“国”,重在叙述行军艰难而紧张,并没有《毛诗序》所说“役久”的意思。全诗三章,以赋叙事抒情,头两章叠唱,意思相仿,诗人在急行军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挡住队伍的去路,忍不住惊呼道“维其高矣”、“维其卒矣”。头两句写所见,中间两句写所感,叹惋川遥远,跋涉攀援,步步维艰,疲劳不堪,十分盼望抵达目的地。然而“山川悠远”,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后两句点题,交代急行军。“武人东征”一句贯穿全诗,三章都有,点明抒情主体与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说明行军紧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蕴藏着更多难言的痛苦,行军紧迫,不断深入,无暇顾及以后能否脱险。也就是说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诗人笔锋一转,突然伸向天空,描写星空气象,与首章“朝矣”句相应,暗示是夜晚行军。朱熹说前四句“豕涉波,月离毕,将之验也”(《诗集传》)。这可能是诗人引用已有的气象民谚。近人闻一多指出:“豕涉波与月离毕并举,似涉波之豕亦属天象,《述异记》曰:‘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连,俗谓之黑猪渡河,雨候也。’《御览》引黄子发《相雨书》曰:‘四方北斗中无云,惟河中有云,三枚相连,如浴猪狶,三日大雨。’与《诗》之传说吻合,是其证验。《史记·天官书》曰:‘奎为封豕,为沟渎。’《正义》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沟渎……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诗曰:‘封豕沟渎,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涂至腹。’此与《诗》所言亦极相似,是《诗》所谓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义证类纂》)依闻一多的说法,天豕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颗星组成,所以说“烝涉波”。杨慎《古今谚》中“谚语有文理”条也说:“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可与此相参证。“月离毕”说的是月亮靠近毕宿,古人同样视为下雨的征兆,《尚书·洪范》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此星即指毕星。应劭《风俗通义》说:“雨师者,毕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诗“月离”两句为证。《晋书·天文志》也说“月行入毕多雨”。所以这首诗前四句是引气象民谚,预兆将有滂沱大雨。“俾”字点明尚未发生,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姚炳的说法“将雨、既雨,诸说纷如”,实际上诗中原本是说“将雨”,而不是“既雨”,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正因为诗人担心遭遇滂沱大雨,行军难上加难,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进,无暇顾及其他,所以才说“不皇他矣”。三个段落的末句意思递进,旅途的苦情、忧虑一层深过一层。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346篇)

佚名优秀诗作展示

荀子引古言3884人关注

[先秦] 佚名

衣与缪与。不女聊。► [查看详情]

新书引周谚415人关注

[先秦] 佚名

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囊漏贮中。► [查看详情]

舆人诵2077人关注

[先秦] 佚名

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 [查看详情]

荀子引民语273人关注

[先秦] 佚名

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故旧矣。与义分背矣。► [查看详情]

招诗3101人关注

[先秦] 佚名

畜君何尤。► [查看详情]

战国策引语3331人关注

[先秦] 佚名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厉疾怜王。强者善。弱者不能自守。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查看详情]

周礼注引逸诗4588人关注

[先秦] 佚名

敕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肃肃雝雝。无怠无凶。► [查看详情]

支诗3146人关注

[先秦] 佚名

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 [查看详情]

赵民谣3692人关注

[先秦] 佚名

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查看详情]

庄子引野语97人关注

[先秦] 佚名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查看详情]

妆台记序引春秋时谚536人关注

[先秦] 佚名

夏姬得道。鸡皮三少。► [查看详情]

左传引古人言2575人关注

[先秦] 佚名

心则不竞。何惮于病。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杀老牛莫之敢尸。挈缾之知。守不假器。鹿死不择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