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学期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总结3篇

发布时间:2023-02-12 18:32:01 查看人数:87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总结3篇

第1篇 2022学年第二学期大班段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大班年级组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计划,扎扎实实、创造性的完成了许多任务,在各种活动中留下了我们一串串脚印、一串串收获。一学期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老师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我们老师自身的努力,来自于团队的力量,因合作而快乐着,充分感到了大班年级组的温暖。下面就本学期工作做一简要的总结。

一、围绕计划积极落实研讨活动

本学期教研组的实践活动也形式多样,我们每月一次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围绕《白天黑夜》、《绿野仙踪》、《走进小学》、《再见,幼儿园》四个主题,深入开展了主题探索活动。这些主题都源自孩子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喜欢的事物。开展主题时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有机结合“五个领域”以及幼儿的提问、季节特征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初步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教育教学当中的难题、讨论和孩子们在一起出现的问题,通过活动,使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使老师的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教师间的互动,使得个人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还有就是加强备课管理制度,五年以上教龄的老师实行电子备课,其余老师继续实行手写备课,检查时指出教师各自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并相互讨论、交流、学习。同时围绕幼儿园工作计划,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每月周计划板块、制作主题相关教玩具、室内外环境创设、六一活动等。使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课题探讨,提高教研水平

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于每个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大班融入《幼小衔接》课题,并在开展主题活动后及时进行反思,提高了自己对课题内容的理解能力。在幼小衔接课题工作中,大家交流、分享与合作,在积极搜集资料中,对课题的了解又进了一步,能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关入学好习惯教育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研,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将幼儿作息时间以及书写能力与坐姿习惯,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创设幼小衔接教室加入了小学式课程,为幼儿创设适于小学的学习环境。

三、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重抓教师上课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组有计划、有目的地到各班听课,平月听4节课,来听,在听课的过程中检查教师是否准备好教具、学具才上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师生配合的协调性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经常不定时地突击检查,促使教师认真自觉地去上好每节课,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打有准备的仗”,事先熟悉教材,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中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达到教学目的。教研组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向班上老师提出,帮助其纠正。

四、教研中的不足

1.教研方式还须进一步丰富。由于资源有限,教研的方式局限于讨论式研讨和实地观摩等,

对老师们来说过于乏味,对组长来说因为不能有效激发老师的积极性而觉得惭愧。因此在教研活动中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进一步有效提高教研质量,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进一步改进和探讨的问题。

2.教研活动后勤保障不稳定。由于园内人手紧张,每次活动时都会分配老师帮忙看班,

人手不够,特别是在进行观摩活动时,有时从安全角度出发不能保证每个老师去听课,影响了后续的研讨活动,对于老师来说也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接下的工作中,尽量让每位教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提升,成为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的主人。

第2篇 2022年第二学期大班教研组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所走过的路程,在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在教研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我们是如何开展幼小衔接的呢?

一、梳理问题,明确思路

本学期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毕业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我们注意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幼小衔接”实践研究。

为什么要开展幼小衔接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让适龄幼儿能够顺利、自然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幼小衔接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开展幼儿衔接的工作呢?

首先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其次定期进行教育实践观摩,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目标要求,开展主题活动,以民间故事、阅读、识字、美术、计算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通过主题活动,以民间故事、阅读、识字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理清了思路,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计划建立,在增强了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评析、专题研究、研讨及撰写的能力。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都研讨与区域活动有关的理论学习文章,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大家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研讨方式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教师也获得了许多信息交流及实践观摩、操作的机会,渐渐的教师能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研究的思路,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研讨

1、通过理论的学习,增强教师的衔接意识。

通过学习《上海市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师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我们知道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毕业班级的工作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

幼小衔接的焦点。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

为此,在活动前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保证幼小衔接工作能有的放矢地展开。

2、重视教育实践活动,聚焦集体活动研究

我们认为经典的故事作为幼儿课程的重点补充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选择了具有哲学启蒙知识,幽默诙谐的寓言成语故事《小马过河》《守株待兔》,《三个和尚》表现智慧和力量的《夸父追日》《神笔马良》等,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作品,深得幼儿喜爱。大班幼儿认知理解能力更强,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启蒙道理。在研究中我们分两步走,根据主题,教师的教学特长选择相应的内容,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开展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上午观摩两位老师组织同一内容的集体活动,下午进行研讨。

如三月份大一班马老师、大五郑老师选择了同一内容语言活动“神笔马良”,下午我们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了讨论,内容是否适合?教师的教育策略有何不同?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如何,故事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等。研讨中上课的老师首先对活动从活动的目标达成、重难点把握、幼儿课堂发展状况进行反思,观摩的教师根据以上问题进行点评,在比较中解决存在的问题,寻找更适合的方法。茅炜、金丽函两位青年教师选择了美术活动“曹冲称象”美术活动,以故事为切如点引导孩子进行连环画创作,在比较中我们感到茅老师的设计的环节更合理、幼儿的兴趣很浓厚,而金老师的课重难点不突出,没有凸显美术活动的特点。

四月份根据研究的重点:教师是否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采用什么策略?活动效果?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讨论。汲军红、夏益飞选择了《三个和尚》故事开展语言教学,两位教师目标侧重点不同,过程设计不同,但教学效果很好,给了听课老师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五月的主题“劳动最光荣”大四班的陆叶云老师选择了《守株待兔》成语故事,在活动中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讨论辨析法、情节迁移法等教学策论,我们认为构建幼儿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的心理氛围,对激发幼儿个体情感和情趣十分有作用。教师根据幼儿需要让幼儿自愿组合小组,开展讨论让幼儿在全班学习中找到问题聚焦,在小组学习互助互教,能力强的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间互相沟通、欣赏模仿,喜欢在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有机会让老师在别的同伴面前表扬自己,能有机会得到更多人的积极关注,情感活跃,在良好生生学习氛围中,幼儿理解、表达交往力都得以提高。“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3、从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

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充分的准备。

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针对小学老师提出的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立能力的要求,我们对衔接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做为生活活动的重点。如: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为了配合小学教育,大班末期我们允许幼儿带书

包入园,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训练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

意识和独立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幼儿的社会性衔接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和先辈的日子,为了教育幼儿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特别组织幼儿开展了向革命烈士扫墓活动。活动前我们先向幼儿介绍了烈士的事迹,然后献上各班幼儿亲手制作的花圈,并在各班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端午节让孩子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六一节让孩子体验快乐的、幸福……

我们组织幼儿到中山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

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使幼儿在获取新的信息同时,增强了当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本学期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而毕业典礼则标志着幼儿即将毕业。为了让幼儿能有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的老师结合主题“离园倒计时”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活动中大家出谋划策,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集体、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和依恋之情以及对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本次活动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一个美好回忆。

积极向上,充满集体温暖的教研组是帮助我成长的基地,了解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善于诱发教师积极性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保障,在现有水平上我们将继续攀登,不断提高!

第3篇 2008年第二学期大班教研组总结范文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所走过的路程,在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在教研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我们是如何开展幼小衔接的呢?

一、梳理问题,明确思路

本学期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毕业班在幼儿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的活动的同时我们注意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幼小衔接”实践研究。

为什么要开展幼小衔接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让适龄幼儿能够顺利、自然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幼小衔接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开展幼儿衔接的工作呢?

首先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其次定期进行教育实践观摩,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目标要求,开展主题活动,以民间故事、阅读、识字、美术、计算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通过主题活动,以民间故事、阅读、识字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

理清了思路,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计划建立,在增强了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评析、专题研究、研讨及撰写的能力。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中都研讨与区域活动有关的理论学习文章,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大家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研讨方式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教师也获得了许多信息交流及实践观摩、操作的机会,渐渐的教师能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研究的思路,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研讨

1、通过理论的学习,增强教师的衔接意识。

通过学习《上海市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师端正指导思想,增强衔接意识。我们知道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毕业班级的工作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

幼小衔接的焦点。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

为此,在活动前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保证幼小衔接工作能有的放矢地展开。

2、重视教育实践活动,聚焦集体活动研究

我们认为经典的故事作为幼儿课程的重点补充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选择了具有哲学启蒙知识,幽默诙谐的寓言成语故事《小马过河》《守株待兔》,《三个和尚》表现智慧和力量的《夸父追日》《神笔马良》等,颂扬爱国主义、树立崇高理想的《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作品,深得幼儿喜爱。大班幼儿认知理解能力更强,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启蒙道理。在研究中我们分两步走,根据主题,教师的教学特长选择相应的内容,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开展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上午观摩两位老师组织同一内容的集体活动,下午进行研讨。

如三月份大一班马老师、大五郑老师选择了同一内容语言活动“神笔马良”,下午我们围绕以下问题开展了讨论,内容是否适合?教师的教育策略有何不同?活动中孩子的兴趣如何,故事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等。研讨中上课的老师首先对活动从活动的目标达成、重难点把握、幼儿课堂发展状况进行反思,观摩的教师根据以上问题进行点评,在比较中解决存在的问题,寻找更适合的方法。茅炜、金丽函两位青年教师选择了美术活动“曹冲称象”美术活动,以故事为切如点引导孩子进行连环画创作,在比较中我们感到茅老师的设计的环节更合理、幼儿的兴趣很浓厚,而金老师的课重难点不突出,没有凸显美术活动的特点。

四月份根据研究的重点:教师是否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采用什么策略?活动效果?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讨论。汲军红、夏益飞选择了《三个和尚》故事开展语言教学,两位教师目标侧重点不同,过程设计不同,但教学效果很好,给了听课老师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五月的主题“劳动最光荣”大四班的陆叶云老师选择了《守株待兔》成语故事,在活动中老师创设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讨论辨析法、情节迁移法等教学策论,我们认为构建幼儿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的心理氛围,对激发幼儿个体情感和情趣十分有作用。教师根据幼儿需要让幼儿自愿组合小组,开展讨论让幼儿在全班学习中找到问题聚焦,在小组学习互助互教,能力强的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间互相沟通、欣赏模仿,喜欢在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有机会让老师在别的同伴面前表扬自己,能有机会得到更多人的积极关注,情感活跃,在良好生生学习氛围中,幼儿理解、表达交往力都得以提高。“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或者,为某个未解问题冥思苦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3、从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

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充分的准备。

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针对小学老师提出的要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立能力的要求,我们对衔接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做为生活活动的重点。如: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为了配合小学教育,大班末期我们允许幼儿带书

包入园,目的是让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训练幼儿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此外还要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

意识和独立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幼儿的社会性衔接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和先辈的日子,为了教育幼儿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我们特别组织幼儿开展了向革命烈士扫墓活动。活动前我们先向幼儿介绍了烈士的事迹,然后献上各班幼儿亲手制作的花圈,并在各班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端午节让孩子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六一节让孩子体验快乐的、幸福……

我们组织幼儿到中山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让他们自

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使幼儿在获取新的信息同时,增强了当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本学期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而毕业典礼则标志着幼儿即将毕业。为了让幼儿能有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们的老师结合主题“离园倒计时”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活动中大家出谋划策,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集体、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和依恋之情以及对对小学生活的渴望,本次活动成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一个美好回忆。

积极向上,充满集体温暖的教研组是帮助我成长的基地,了解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善于诱发教师积极性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保障,在现有水平上我们将继续攀登,不断提高!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总结3篇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所走过的路程,在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在教研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我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第二学期大班相关文章

  •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总结3篇
  • 第二学期大班学期总结3篇87人关注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回首这一学期所走过的路程,在领导的关心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在教研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更多]

学期工作总结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