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酷猫写作网
当前位置: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高考历史总结12篇

发布时间:2023-01-28 08:24:02 查看人数:80

高考历史总结12篇

第1篇 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2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07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 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 “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2篇 xxxx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工作总结范文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xx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第3篇 文综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文综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07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

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

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文综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

“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

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

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

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4篇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基本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发展要求: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传入条件: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②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③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⑵代表人物:

①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

③无 政 府 主 义 者: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⑶宣传特点: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能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2、正式传播

⑴主要原因: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②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③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

⑵代表人物:李大钊

①李大钊号召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五四运动前:歌颂 十月 革命: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③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广泛传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

⑴组织学会: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⑵通过论战:论战双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者。(最主要途径)

①目的:为了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线,

②焦点:革命道路和方法

基尔特社会主义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否认中国有工人阶级,反对成立无产阶级政*。

马 克 思 主 义者:资本主义道路行不可行,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才行得通。

③意义:通过论战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考点释疑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第一阶段——器 物 阶 段(抵抗派和洋务派)

1、时 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变革;

3、代 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5、特 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开始“器物”阶段。

第二阶段——制 度 阶 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时 间: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2、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3、代 表: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政体方案)、孙中山(民主共和方案);

4、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5、特 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机,但没有对封建文化彻底批判。进入“制度”阶段

第三阶段——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1、时 间: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主要内容:前期“三提倡三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代 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指导思想:前期是民主和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5、特 点:前期彻底否定封建传统,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入思想的核心阶段。

但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第5篇 中国先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祖国历史的光辉开端)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第6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3)西夏:实行*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行政**(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军事**;设御史台为监察**;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制度的重要特征。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②评价: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5.从汉至元君主****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司、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措施: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中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6.明清君主****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君主****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2)内阁的出现: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3)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加强了皇权。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二.规律小结

1.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个基本特点。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一个基本趋势。

3.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如秦与汉、隋与唐等。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央官制的具体内容及总体演变趋势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历代中央官制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22天津文综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d.实现了选贤任能

02.(2022天津文综1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

03.(2022全国文综二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04.(2022广东历史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05.(2022广东文基历史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06.(2022广东历史5)反映我国君主****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07.(2022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08.(2022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

09.(2022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10.(2022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22年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

12.(2022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3.(2022年广东历史5)君主****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4.(2022江苏历史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c君主“天下为私”,用****等大权在握,这是实行封建官制的政治前提。

02.ba项为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极大;c项通判为地方官员以牵制知州;d项中书省为行政机构。

03.d熟悉隋朝以来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即行。

04.d仅③④项涉及宰相制度的变更。

05.a这是北宋初高度集权的反映。

06.d④①②③依次为隋朝、北宋初、明太祖时、雍正帝时。

07.b从三省六部制下各中央部门的关系可看出。

08.d四个选项中只有宋朝的枢密使分管中央军权。

09.a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变化的基本规律得出。

10.c从“三省”的职能和相互制约关系角度思考。

11.b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确定其职能。

12.b熟悉内阁的由来及演化。

13.d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弱化了君主****。

14.

(熟悉四个朝代中央官制的基本情况)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力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基本规律)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得出最终结局)影响:君主****制度走向极端。

五.新题预测

01.韩非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首先实践“圣人执要”这一思想的具体措施是a

a.确立皇帝制度b.设置压相c.设置“三公”“九卿”d.确立郡县制

0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c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0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c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04.中央官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下列措施既能分化事权、强化君主****,又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是b

a.秦始皇虚设太尉、直辖兵权

b.隋文帝设立三省、同为宰辅

c.宋太祖实施“更戍法”,疏远将兵关系

d.康熙帝以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同掌中枢

05.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主义达到顶峰

06.我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六部制的演变,下列关于它们的评价,正确的是d

a.前者确立于秦,中者盛行于隋,后者完善于宋

b.丞相名号始终保存并呈现权力加大趋势

c.都体现了决策、审议、行政三权分立的管理特色

d.皇权一步步加强,有利于君主****的有效实行

07.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d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08.按唐制,中男不服兵役,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唐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最终此建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c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

09.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b

a.节度使b.枢密院c.三司使d.转运使

10.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行政**。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第7篇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导语在2022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哪些历史知识点是考生必须背诵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隋唐

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2022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

2、时间地点成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官僚、地主、商人。

3、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1881年停业1920年闭歇。);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微乎其微,轻重比例不适调。(3)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4)布局不合理,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5)、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其社会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其先天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5、意义:这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就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它是当时新的生产力,代表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6、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根本原因: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1)革命性: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2)妥协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过程: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来源: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4)分布:沿海、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联盟;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中国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和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6)中国无产阶级早期斗争:早期的中国无产阶级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但是深重的民族灾难和悲惨的生活境遇,已经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如香港工人罢工、江南制造总局工人罢工等。

第8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三)已公布,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22江苏历史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02.(2022春季文综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03.(2022江苏历史5)科举制在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

04.(2022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05.(2022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6.(2022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07.(2022重庆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08.(2022全国文综ⅰ卷37题第(1)、(2)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西域都护是汉宣帝时设立。

02.b应是强化了皇权。

03.c糊名法是北宋科举中防舞弊的办法。

04.b熟悉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05.c史实方面科举制的产生和八股取士的时间都表述错误;评价方面太片面。

06.d熟悉隋朝以来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明确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07.

答案要点:

(结合变法的背景)原因: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

(结合变法中教育措施的内容思考)特征: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了选官途径。

08.

答案要点:

(1)(对比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查重点)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从选拔方式和范围思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五.新题预测

0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一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b

a.西周b.战国c.魏晋d.隋唐

02.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诏曰“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剌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说明b

a.隋朝科举制度正式形成b.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隋朝科举制度已经较为完善d.隋朝参加科举的官员身份很低

0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c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04.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d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③采用密封卷阅卷的方式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05.明代后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b

a.该生通过乡试后,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b.在茶馆里,该生听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倭寇的战事

c.该生在书肆里见到刚出版的《海国图志》

d.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律》

06.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c

a.削弱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第9篇 2022年高考历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易错点总结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第10篇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1927—1937也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等, 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___发动。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作用:a、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广大农民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

5. 五次反“围剿”.1930到1933年,国民**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原因是采用___的军事思想)

6.红军长征及基意义

(1)长征原因:①1930--1933年,国民*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②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根本),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致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重大事件: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②1935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___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④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a、传播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扩大中共的影响; 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大批骨干力量。

7.遵义会议

(1)概况: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肯定了___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以___为首的(第一代)*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是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解放战争(1946--1949)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在此期间,___提出了“一切*都是纸老虎”的论断。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3).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解放战争中,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的主力。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意义

(1) 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a、中国***的正确领导。b、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d、有一支人民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e、群众的支持。f、统一战线。

(3) 意义:①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近代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为中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③在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里清除帝国主义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④由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11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八)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如下: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一)近代前期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救国探索

一、知识归类

1、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⑴禁烟运动。⑵鸦片战争。⑶第二次鸦片战争。⑷边疆地区新危机及中法战争。⑸中日甲午战争。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人民群众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⑴鸦片战争。⑵太平天国运动。⑶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⑷义和团运动。

3、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

⑴戊戌变法;⑵辛亥革命;⑶新文化运动

4、清政府的“自救”

⑴洋务运动;⑵百日维新;⑶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5、近代前期不同阶级和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⑴地主阶级:①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动洋务运动。

⑵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②义和团运动提出“扶

清灭洋”的口号

⑶民族资产阶级:①早期维新派: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②维新派与戊戌变法。③革命派辛亥革命及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④激进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

⑷无产阶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6、新式学堂的兴办和近代教育改革

⑴新式学堂的创办:洋务运动期间和维新派创办的学堂;⑵高等学校的创办:百日维新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⑶新学制的制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与1905年废除科举制;⑷民国教育的改革:蔡元培的全面教育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二、知识深化

1、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特点

⑴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联系的。

⑵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为: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步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

⑶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⑷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

三、若干问题

1、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2、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3、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会被太平天国农****动所利用?

⑴基督教思想中的阶级对抗因素和平等观念适应了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的政治需要;

⑵破产的农民中国原有的宗教信仰发生动摇。

4、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不同?

⑴产生背景不同;⑵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⑶群众基础不同;⑷作用不同;⑸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6、为什么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由资产阶级而是由农民革命领袖提出?

7、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在本质上是一次旧式的农****动?

依据:领导阶级;组织形式和革命理论;革命纲领;主要斗争对象。

8、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表现出的新特点?

⑴背景有所不同;⑵起义形式有所不同;⑶领导人的思想有所变化;⑷曾与外国人打交道,与侵略者作战;⑸提出了《资政新篇》;⑹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同。

9、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以反封建斗争为主,后期肩负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的主要原因?

10、正确认识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

1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⑴原因;⑵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⑶与宗教的关系;⑷对外关系上;⑸结局;⑹影响,等等。

1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

⑴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反封建和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是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

⑵《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利用其代理人进行侵略,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13、洋务运动的目的?

14、洋务派军事企业与民用企业的特点?

⑴前者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⑵后者采用大机器生产,是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1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特点?

⑴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开始;⑵大部分企业投资小、规模小;⑶发展十分艰难;⑷与外国资本是既矛盾又依存的关系。

16、维新思想的产生(维新思想(改良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脱胎于洋务派的早期维新思想。)

17、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新派的不同点?

⑴产生时间不同;⑵人物:前者是从封建士大夫和洋务派中分化出来,后者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⑶思想主张:前者只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后者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公车上书”使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并进行了“百日维新”。

18、康、梁、严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相结合,借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理论;梁启超协助康有为撰写变法理论著作,提出变法是救亡的出路;严复大力提倡西学,培养精通西学的人才。

19、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

⑴中国传统思想之深厚;⑵维新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⑶康有为的出身和经历;⑷康有为对国情的认识。

20、正确认识光绪皇帝在变法中的作用问题?

光绪帝的变法并非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他也不是什么维新派的皇帝。他虽然借助维新派与慈禧对抗,但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21、戊戌变法的评价?

⑴从变法背景来看,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⑵从变法内容来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⑶从维新思想的传播来看,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⑷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顽固派的权力争夺;也有“帝*”和“后*”之间的宫廷斗争。

22、比较洋务派和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的异同点?

⑴洋务派和抵抗派:目的相同但有不同,后者还为了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方法和步骤相同,但抵抗派的主张未实施;结果相同,都失败。

⑵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本分歧在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而且两者的目的也不同。

2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⑴经济基础;⑵社会基础;⑶思想文化;⑷领导力量;⑸改革程序;⑹国际背景。

24、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与评价?

⑴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⑵本质具有落后性;⑶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⑷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

25、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6、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评价?

27、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起了直接推动作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28、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29、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从组成人员、对内政策和《临时约法》来看。

3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主要表现?

⑴三民主义的局限性;⑵中国同盟会的涣散,没有充分发挥政*的领导核心作用;⑶革命派不

注重发动群众;⑷武昌起义后把政权交给旧官僚和立宪派;⑸被迫同意南北和谈;⑹《告各友

邦书》;⑺在中外压力下,把政权交给袁世凯。

3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纲领;农民问题;政*;武装力量)。

32、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差异?

⑴前者中外结合,在孔子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守旧思想;后者运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⑵前者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后者主张****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⑶前者主张和平改良,后者主张暴力革命。

33、维新派、保皇派和立宪派的区别和联系?

从实质上看,立宪派是与维新派、保皇派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因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争夺的重点不一样,依次形成为三个不同段落的分称: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称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但改良派是其总称,表示了它们的改良主义路线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它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的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威望,以消弭革命于方萌;保皇活动中的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为宗旨,与革命派既联系又争夺;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危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互争成败。在革命成为时代中心之后,立宪派又成为与革命派横向对峙的政治力量。

34、维新派与清末立宪派的比较?

同:⑴都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⑵不敢发动群众,甚至仇视革命;⑶都属于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异:⑴进行改革和目的存在一定差距;⑵维新派以维护清朝统治为己任,但后者有部分参加了辛亥革命,加速清朝的灭亡;⑶两者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后者有部分清朝大员加入;⑷后者是前者演变而来。

35、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关系?

⑴两者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手段和方式不同;⑵前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山配合了后者的活动;⑶前者向后者的进攻和支持袁世凯,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36、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比较?

⑴背景相同,但前者是为了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后者是挽救统治危机;⑵不同;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性质截然相反;⑷历史地位不同;前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后者的客观积极作用无法抵消其主观反动性。

37、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⑴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部分。⑵两者的联系: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使辛亥革命达到高潮。

38、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的本质含义?

39、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0、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新文化运动兴起之间的联系?

41、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

⑴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表现为对孔孟儒学的政治价值观的彻底否定;⑵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⑶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铸中国民众的竟声状态。

4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孔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入学,隋唐初年它被神化为儒教,核心是三纲五常。由于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因而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更变本加厉,因此,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就必须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43、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44、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45、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

⑴共同点:①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②从方面来看,有些是相同的;③从形式上看,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都经过长期激烈的争论;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部分,都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

⑵不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者带有大部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性质。②从上看,前者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后者其中部分人已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分子,并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③从内容上看,前者是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④从阵营团结上看,前者的表现较为一致;后者因问题与主义之争,阵营发生分化。⑤从范围上看,前者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更多的人加入运动,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同工人运动相结合。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

46、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⑴以前不曾有过如此这般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进步。⑵对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引起巨大反响,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47、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局限性?

⑴表现:①认为离开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造,仅仅依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斗争,就可以改造国民性。②没有揭示孔学的社会根源并进而指出改造中国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③没有对工农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同群众运动结合。④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⑵产生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48、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特点?

⑴过程:(略)

⑵影响:(略)

⑶特点: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出现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其轨迹是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④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借鉴经验;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⑤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多数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指出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方向。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先进的指导思想。

49、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

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50、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原因及特点?

⑴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愤图强,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

第12篇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总结

关于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总结

俗话说,哪有高产,哪有高人。在高考中都有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高人”,他们的经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或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现撷其20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高考的同学们。

1、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2、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

3、“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力,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4、“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

5、“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6、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7、“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有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

8、“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9、“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

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10、“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11、“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加,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 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12、“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3、复习中也要培养对材料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14、“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夫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15、“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16、“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17、另外对于每一次考试,还要注意要尽可能地抱最小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在心理上尽可能性地放松,从容、冷静地面对每一个试题。这样会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且还会有我们的“超发挥”,黑马就是这样出来的哟!

18、考前一定要把所有的考试范围内的内容看上一遍,这样你才能做到心理上的安然和坦然,这样才会更加自信地应对考试。

19、面对考试还要注意应试技巧和方法,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做题时要规范化:尽可能地做到卷面工整,第二卷的主观题在回答时要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层次化。这样会使改卷者一目了然,改起来舒服,同样的答案,容易得出比其他同学高的分数。

二、在做题时要注意技巧,把握的题目,要做到言简意赅,不把握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全面撒网。

三、绝对不留有空白。考试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拿起试卷来,有的题稍稍有点印象,但不知道从何答起,有的题印象颇深,但把握不好到底答不答这个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本着这样的宗旨来做:“不会的尽可能地得分,会做的尽可能地得满分”。什么样的题目都要答上,不能留一点点空白。

四、在考场上还要做到,除了试题,什么都不去想。

高考历史总结12篇

说明: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历史相关文章

  • 高考历史知识总结12篇
  • 高考历史知识总结12篇86人关注

    2015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 ...[更多]

  • 高考历史总结12篇
  • 高考历史总结12篇80人关注

    说明: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 ...[更多]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2篇
  •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2篇36人关注

    先秦:(祖国历史的光辉开端)1、西周的兴衰。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 ...[更多]

总结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