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作者:毛滂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4 09:37:01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

唤人醒、不教梦去。

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诗词赏析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毛滂 鉴赏

上片首句“一亩清阴”,极言松阴覆盖面积之广大;次句“半天潇洒”,极言松树之高爽。意此句下缀“松窗午”三字,总括上文,兼点题面,说明以上情景,均为午梦初觉时透过窗口所看到的。“床头”二句写近景。屏山,即屏风。“碧帐”,即绿色帐子,古代常称“碧纱厨”。因为窗外为松阴所笼置,所以室内光线变得非常暗淡,床头的屏风象是蒙上一层层秋色,床上的碧纱帐子象是一缕缕绿烟。这种景象都是从枕上看出去的,都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松窗下的凉意,切合“午梦初觉”的特定情境。此二句造语宛转含蓄,词笔工炼而传神。

过片由写景转向写人,表达了词人自身的心怀意绪。词人午梦方醒,可是松阴笼置之下,又觉得凉意可人,仍然流连梦境之中,心中充满了似梦似醒的迷蒙之感。结拍三句,写词人留恋梦境的景况。此三句为虚写,句句轻悠缥缈。词人醒前所梦见的,是来到一个所,那里有瘦石,有寒泉,有冷云。词人极善于炼字炼意,“瘦”、“寒”、“冷”诸字,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又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情韵。

此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烈日下词人高卧松阴下的心怀、意绪表达得颇富诗情画意,读来饶有情味,引人入胜。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毛滂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一亩绿荫,半自然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风山,碧帐垂烟缕。

枕头风摇绿户。

叫人醒、不教梦离开。

可怜恰好到,瘦石寒泉,冷云深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毛滂,宋人。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出自《初夏游张园》[宋代] 毛滂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出自《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宋代] 毛滂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出自《七律·登庐山的》[宋代] 毛滂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出自《》[宋代] 毛滂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出自《正气歌》[宋代] 毛滂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出自《隋宫》[宋代] 毛滂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出自《钗头凤·红酥手》[宋代] 毛滂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毛滂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

出自《玉楼春·东山探梅》[宋代] 毛滂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

出自《古代文论选段》[宋代] 毛滂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