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燕归梁·春愁

作者:石延年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4 17:20:33

芳草年年惹恨幽。

想前事悠悠。

伤春伤别几时休。

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

更斜日、凭危楼。

燕归梁·春愁

诗词赏析

《燕归梁·春愁》石延年 鉴赏

此词题为春愁,写得蕴藉深情,值得玩味。起首两句,写看见春草萌生,引起对前事的追忆。“年年”、“悠悠”两叠词用得好,有形象、有感情。“年年”,层次颇多:过去一对恋人厮守一起,别后年年盼归,又年年不见归,今后还将年年盼望下去,失望下去。如此往复,情何以堪。“悠悠”,形容“前事”遥远,怀“想”深长,表现出女主人公执着纯真的情感。春天的芳草年年萌发,而对往事怀想之情年年不断,与日俱增,不知何时是尽头。“伤春伤别几时休”一句,把女主人公的感情直接倾诉出来。“算从古、为风流。”是说这种离别愁绪的产生,都是为了男女的风流韵事。至此,“春愁”之意始明。

过片三句:“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眉头。”特写女子双眉。“春山”是眉之色,这里写春山把自己青翠的颜色深匀叠压女子眉头,造语别饶韵致。“不知供得几多愁”一句,承上文,既关合山,又关合眉。王安石《午枕》诗:“隔水山供宛转愁”;辛稼轩《水龙吟》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可以参照。这里是说山触发了自己的无限愁思,而又堆集眉头上。“更斜日、凭危楼”,与夕阳西下、江楼倚望的情景,有“多少愁”自不言之中。一日之愁就已“不知供得几多愁”,那“芳草年年惹恨”只恐是无时无休了。

结句为景语,采用了乐府《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的意境。把一腔春愁浓缩为一幅斜阳危楼人独倚的剪影,一切尽不言之中。

《燕归梁·春愁》石延年 翻译、赏析和诗意

芳草年年惹恨幽。

想往事悠悠。

伤春伤别几时休。

计算从古代、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均匀翠眉,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多少愁。

更斜日、凭借高楼。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石延年,宋人。

石延年(994年~1041年),北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开封,年四十八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出自《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宋代] 石延年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出自《采莲曲·金桨木兰船》[宋代] 石延年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出自《金陵图》[宋代] 石延年

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

出自《吕氏春秋·纪·孟春纪》[宋代] 石延年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出自《山人劝酒》[宋代] 石延年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出自《逢入京使》[宋代] 石延年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出自《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宋代] 石延年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 石延年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

出自《格言联璧·悖凶类》[宋代] 石延年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

出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二回》[宋代] 石延年

燕归梁·春愁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石延年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