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作者:汤舜民 朝代:元代 收录时间:2023-07-25 14:18:01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诗词赏析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汤舜民 简析

这是一首元代的散曲,属于小令,作者不详。“沉醉东风”是曲牌名;“维扬怀古”是曲子的标题, “维扬”,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怀古”,忆古思今,奠定全曲伤感的基调。 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化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锦帆应是到天涯”,“锦帆”,借代的手法,代指皇帝华丽的游船;“那答”,那边。意思是说:皇帝的游船已经到了天涯那边,旧的王朝已经灭亡了。紧承标题中的“怀古”二字。

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声声悲怆的箫声从江上传来,凄神寒骨,透彻心扉,究竟是何人吹奏的如此令人销魂的曲子呢?一“寒”字,一语双关,不仅道出了曲声之悲,同时运用通感的手法,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情,可谓“传神且意蕴丰富”。

“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诗人寻声望去:惨淡的月光下,萧瑟的冷风中,楼阁台榭空荡荡的,殿堂屋宇残败破落,一派萧条。姜白石亦曾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不同时代的诗人道出了相同的感受!

心中的维扬古城,梦中的秦淮河畔,诗人不禁伤今怀古“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一度繁华”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娉娉袅袅,豆蔻梢头,画船箫鼓,青楼梦好:好一派歌舞升平、繁华锦绣;却而今,满耳涛声依旧,暮茄凄凄,玉人箫声何处在,再不能驻马桥边,赏红药看画船!

梦中的扬州,眼前的维扬,虚虚实实,相互掩映,诗人心中更添无限酸楚,昔盛今衰,万千感慨!

这首小令采用对比的手法,着重表现维扬今昔的不同,今日的维扬萧条破败,冷冷清清;昔日的维扬箫鼓歌吹,兴盛繁华。全曲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汤舜民 翻译、赏析和诗意

锦帆落天涯那回答,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很凄惨,古代宫殿风萧萧飒飒的风声。

梦见婴儿中一度繁华,满了汹涌的波涛声起床晚笳,再不见看花停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作者千古名句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出自《如意娘》[元代] 汤舜民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出自《石鼓歌》[元代] 汤舜民

步莲秾李伴人归。

出自《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元代] 汤舜民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出自《长相思·其二》[元代] 汤舜民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出自《》[元代] 汤舜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元代] 汤舜民

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出自《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元代] 汤舜民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出自《巴女谣》[元代] 汤舜民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出自《礼记·学记》[元代] 汤舜民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出自《格言联璧·悖凶类》[元代] 汤舜民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汤舜民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