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南乡子·端午

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5 17:16:01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南乡子·端午

诗词赏析

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注释

湿:浸润。

独:独自一人。

巢燕:巢里的燕子。

客舍:旅居的客舍。

村:乡野山村。

好事:喜悦的事情。

唯:只,仅仅。

恰似:好像是。

闻:听到。

《南乡子·端午》李之仪 赏析

《《南乡子·端午》李之仪 》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在端午节的一种闲愁。

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端午节下着小雨,诗人独自一人,比较冷清,回忆往日的热闹时光。

下片抒情,旅居在外的诗人在端午节没有友人的陪伴,喜悦的事情只有自己一人享受。表现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闲情。

整首词深婉含蓄,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南乡子·端午》李之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小下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自关门。

巢燕引雏浑了,销魂。

空向梁之间寻找住宿痕。

旅馆宛如村。

好事没有人载一樽。

只有莺声知道这遗憾,殷勤。

正象当时在床上听。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之仪,宋人。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作者千古名句

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出自《》[宋代] 李之仪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出自《》[宋代] 李之仪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 李之仪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出自《涉江采芙蓉的》[宋代] 李之仪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出自《卖柑者言》[宋代] 李之仪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宋代] 李之仪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出自《定风波·自春来》[宋代] 李之仪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宋代] 李之仪

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

出自《随园诗话·卷一》[宋代] 李之仪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出自《望蓟门》[宋代] 李之仪

南乡子·端午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