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南乡子

作者:朱熹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6 11:22:05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南乡子

诗词赏析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朱熹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一个直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情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情别绪经过逐步变换,最后化为一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一片天”照应“落日”,过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一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一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情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一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情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情,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情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一川”即前句的“澄江一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月”,时间已由黄昏过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月”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情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一步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一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情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一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一小段时空变换是一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一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步步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情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一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情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月从今别一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情通过“今”而相合,则一刹那已凝住永恒。

《南乡子》朱熹 翻译、赏析和诗意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您留客人意,依然,风月从现在别一条。

离绪悄悄危险弦,长夜清霜透幕毡。

明天回头江树远,怀贤,眼睛断晴空雁字连。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朱熹,宋人。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相关诗句

《南乡子》[宋代] 朱熹

落日照楼船。

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南乡子 清画》[宋代] 朱熹

疏雨动轻寒。

金鸭无心*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

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

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

愁绕春丛

《南乡子》[宋代] 朱熹

南北短长亭。

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

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

《南乡子》[宋代] 朱熹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南乡子》[宋代] 朱熹

日觉鬓霜加。

欲对清尊恋物华。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易散难抟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

未必移居汉水涯。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素范清风

《南乡子》[宋代] 朱熹

十日借春留。

芍药荼不解愁。

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

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

咫尺红云最上头。

万古沧江波不尽,风流。

谁似监州旧姓牟。

《南乡子 冬夜》[宋代] 朱熹

万籁寂无声。

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南乡子》[宋代] 朱熹

乍卷珠帘新燕入。

作者千古名句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出自《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宋代] 朱熹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出自《庄子·杂篇·庚桑楚》[宋代] 朱熹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出自《十月之交的》[宋代] 朱熹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出自《题李凝幽居》[宋代] 朱熹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出自《谢亭送别》[宋代] 朱熹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出自《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的》[宋代] 朱熹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货殖列传》[宋代] 朱熹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宋代] 朱熹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宋代] 朱熹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离骚》[宋代] 朱熹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