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注释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参考资料:

1、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2卷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第354页

2、邓楚栋,邓亚文编注,五朝千家诗(上)唐代千家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1,第100页

正月十五夜创作背景

  苏味道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居洛阳次北宣风坊。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705年),描写的即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参考资料:

1、(唐)刘肃责任编辑:韩学全,大唐新语,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5年09月第1版,第341页

2、彭庆生,张仁健主编,唐诗精品,燕山出版社,2001.04,第9页

正月十五夜鉴赏

  正月十五日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上元节。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诗的首联总写节日气氛:彻夜灯火辉煌,京城驰禁,整个城池成了欢乐的海洋。“火”形容灯采华丽。史载: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竖之如花树。这虽不是作者笔下的那个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况如许。“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说洛阳城处处如此。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了。

  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万家空巷,一起涌上街头;人人雀跃,不分富贵贫贱。上联写达官贵人,走观花,马蹄溅起飞扬的尘土;明月当空,照耀着簇簇攒动的人群。下联写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们艳装行歌,唱着“落梅”一类通俗流行的歌曲。“裱李”,是说游行的歌伎们浓装艳抹有如桃李。“行歌”是说她们边走边舞,边舞边唱。“落梅”,即“梅花落”。是汉乐府《横吹曲》的典调之一。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由这些描写不难想象,洛阳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又称“执金吾”,指京城里的禁卫军。据史记载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主管统率禁军。玉漏,指古时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漏以记时。统观全诗词采华艳,绚丽多姿;而音调和谐,韵致流溢,有如一帧古代节日的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苏味道简介

唐代·苏味道的简介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 ► 苏味道的诗(15篇)

苏味道优秀诗作展示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2645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谿访九丹。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查看详情]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1626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人寻鹤洲返,月逐虎谿回。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愿陪► [查看详情]

咏井1293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查看详情]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4143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查看详情]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2330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查看详情]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817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荔浦方南纪,蘅皋暂北临。山晴关塞断,川暮广城阴。场圃通圭甸,沟塍碍石林。野童来捃拾,田叟去讴吟。蟋蟀秋风起,蒹葭晚露深。帝城犹郁郁,征传几駸駸。回忆披书地,劳歌谢所钦。► [查看详情]

赠封御史入台521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故事推三独,兹辰对两闱。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菲。盛府持清橐,殊章动绣衣。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凛凛当朝色,行行满路威。惟当击隼去,复睹落雕归。► [查看详情]

正月十五夜4495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查看详情]

咏虹2747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查看详情]

咏雾744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查看详情]

咏石1134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查看详情]

单于川对雨二首2397人关注

[唐代] 苏味道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云。缘阶起素沫,竟水聚圆文。河柳低未举,山花落已芬。清尊久不荐,淹留遂待君。飞雨欲迎旬,浮云已送春。还从濯枝后,来应洗兵辰。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伐邢知有属,已见静边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