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唐代诗人 > 苏味道

苏味道简介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 苏味道的诗文(15篇)苏味道的名句(3条)

人物生平

  苏味道少年时便和同乡李峤以文辞著名,时称“苏李”。高宗乾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

  吏部侍郎裴行俭爱其人华,愉逢征计空厥,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中宗妃之父裴避道重任左金吾怀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样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延圣元年(公元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从容自如,而苏味道则席地而坐,很少进食,惴惴不安。武后闻知,将张锡流放岭南,将苏味道降职为集州刺史,后复召为天官侍郎,圣历初(公元698年)复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因改葬其父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被弹劾,贬为坊州刺史,又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党附张易之,受牵连,贬为眉州长史,又迁益州长史,卒于上任道中,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入阁擅长章奏。但为相数年以阿谀圆滑而自营,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此称其为“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咏井

唐代苏味道

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流声集孔雀,带影出羵羊。

桐落秋蛙散,桃舒春锦芳。帝力终何有,机心庶此忘。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唐代苏味道

绿绮膺河检,清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

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

唐代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咏雾

唐代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石

唐代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人物资料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苏味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找九红。

隐暖源花迷附近,

参差岭竹扫高坛。

重重山崖相对耸立霞文章反驳,瀑布交飞雨天气寒冷。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味道,唐人。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带))人,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他的先祖为汉并州刺史苏章,其有著名后裔为苏轼,以后有人因官居于赵郡,因此而留居下采。苏味道的父亲苏荣,也没有多大官位,味道自小聪颖,并以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因此他及第后官位虽不算十分畅通,但在武则天当政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跻身相位。在当时强权当政时,他为避免得罪各方,而处事模棱两可,故又有“苏模棱”之称。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弟味玄,也居官膳部员外郎。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神都洛阳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苏味道诗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衣冠冢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妻子为一代名将裴行俭之女。味道子辈有苏伯,膳部员外郎;苏份;苏倜,兖州刺史;苏惋,职方员外郎。味玄子辈有苏偃。味玄孙辈有,苏油、苏准、以及任郴州刺史的苏汤。

相关诗句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唐代] 苏味道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

隐暧源花迷近路,参差岭竹扫危坛。

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天洛宸襟有馀兴,裴回周矖驻归銮。

第六十六卷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唐代] 苏味道

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

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

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

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唐代] 苏味道

金舆旦下绿云衢,彩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作者千古名句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出自《题寒江钓雪图的》[唐代] 苏味道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出自《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 苏味道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出自《别云间》[唐代] 苏味道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唐代] 苏味道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出自《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唐代] 苏味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唐代] 苏味道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出自《韩非子·扬权》[唐代] 苏味道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出自《轻肥》[唐代] 苏味道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

出自《菜根谭·概论》[唐代] 苏味道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出自《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唐代] 苏味道

资料参考: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唐代 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