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元代诗人 > 赵秉文

赵秉文简介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赵秉文的诗文(417篇)赵秉文的名句(4条)

主要成就

文学
  赵秉文“历五朝,官六卿”,朝廷中的诏书、册文、表以及与宋、夏两国的国书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拟的《开兴改元诏》,当时闾巷间皆能传诵。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且兼善诗文书画。金人刘祁称他“平日字画工夫最深,诗其次,又其次散文”。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元好问称他“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至五言,则沉郁顿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渊明”。前后主文坛四十年之久,成为金朝末期“文士领袖”。晚年逢金朝衰乱,以禅学求慰藉。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传世,另有《道德真经集解》收录在道藏中。

书法
  赵秉文在书法上与同时代的党怀英、王庭筠、赵沨齐名,但赵秉文的书法早年却是取法只比他长八岁的王庭筠。刘祈《归潜志》云:“赵秉文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王庭筠),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士领袖,自号闲闲居士云。”元好问《中州集》谓赵秉文“工书翰,字画有晋魏调,草书尤警绝”。

藏书
  官翰林修撰,南渡拜礼部尚书,作《遂初园记》:“老屋数楹,名其庄曰‘归愚’;闯户而入,名其堂曰‘闲闲’。堂之两翼,为读易思玄之所。少南,竹柏森翳,有亭曰翠真。又南,木丛茂,有亭曰伫香。……稍西,临眺西,台之名曰悠然。其东,丛书数千卷,蓄琴一张,庵曰‘味真’。闲闲老人得而乐之。玄易书数册,吟讽终日。有客来,则接之,焚香宴坐。”抄录古文,至老不衰,两目昏然不已,所积甚富,上至六经,以及庄老、医药、浮屠等。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元代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元代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水调歌头·四明有狂客

元代赵秉文

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闻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连云潮退

元代赵秉文

夕阳明岛寺,海气入边城。潮落青鱼出,泥深白鸟行。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 其二

元代赵秉文

东坡谪岭南,一笑六根净。食骨不弃馀,又使群狗竞。

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镜。尔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胫。

五岳观四绝 其四 暮

元代赵秉文

移床坐到晚凉时,手弄清泉似小儿。古观无人苍柏暗,偶看宿鸟暮争枝。

人物资料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赵秉文 赏析

有些作者擅长描写人物,虽只寥寥数笔,但因点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一下子就把人物写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长于描绘景物,也不过那么三两笔,就把景物活泼泼地勾勒了下来。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好就好在不与前人雷同,风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以白描的手法,本色天然,流畅自然,与古代众多的游春词相比,确实可谓别有一番清新的韵味。

首句:“风雨替花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该怎么办呢?它们怎堪风雨的摧残呢?多情的词人不免“替”花儿深深地担忧。

“风雨里,花也应休”,想来当肆虐的狂风暴雨过后,遍地残红,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花开又花落,不由人不惜花,而那多情善感的赏花人、惜花人,也就在这花飞花谢、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所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这也是“劝君莫惜花前醉”的缘故。词的上片写至此处,不由使读者与词人一起生出几许怅惘悲伤之感。

然而,《青杏儿》的作者却不想用更多的悲凉、迟暮感来感染读者。笔调轻轻一转,“乘兴两三瓯”,意境立刻由沉闷、苦恼转向了明彻、欢快。“莫惜”深化为“乘兴”,揭示人们要积极开创美好的生活,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要尽情享受。两三盏渍酒,听江山清风,观山间明长,柳绿花红,莺飞草长,造物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是这样的美妙,人们啊,要“拣溪山好处追游”得欢愉时且欢愉,莫要自寻烦恼。“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只要胸襟豁达,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花也罢,无花也罢,春天永远常在,春光永远无限!这是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美美好的人生感触,愿每人心中都似春光常驻!

这首词上下片对比鲜明,一路读来,不禁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豪情满怀。更为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俗白,可见作者的确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青杏儿》赵秉文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风雨替花愁。

风雨停止,花了应休息。

劝告你不要吝惜花前醉,今年花谢,第二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

拣溪山好地方去游览。

只教有酒身无事,有花的好,没有花的好,选择很春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赵秉文,元人。

相关诗句

《青杏儿》[元代] 赵秉文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

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作者千古名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出自《登飞来峰》[元代] 赵秉文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出自《荀子·大略》[元代] 赵秉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元代] 赵秉文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自《题都城南庄》[元代] 赵秉文

人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

出自《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元代] 赵秉文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处藏物之所。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元代] 赵秉文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出自《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元代] 赵秉文

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

出自《随园诗话·卷一》[元代] 赵秉文

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出自《鬼谷子·鬼谷子·捭阖》[元代] 赵秉文

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出自《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元代] 赵秉文

资料参考:青杏儿(元代 赵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