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清代诗人 > 郭麐

郭麐简介

郭麐 郭麐(lín )(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因右眉全白,又号白眉生、郭白眉 ,一号邃庵居士、苎萝长者。江苏吴江人。著作主要有《灵芬馆诗集》(《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续集》八卷,《杂著》二卷,《杂著续编》四卷)、《江行日记》一卷、《唐文粹补遗》二十六卷,以及《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各二卷等。 ...〔► 郭麐的诗文(1篇)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清代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人物资料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郭麐 注释

①魏塘:地名,今属浙江嘉兴。

②吴下:今江苏苏州。

③阁:通“搁”,撂下。

④“留得”二句: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留得枯荷听雨声。”

⑤“清歌”句:古有秦人秦青善歌,其歌声“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见《列子·汤问》)。

⑥春纤:纤白如葱的手指。

⑦飞花:此指杨花。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郭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此词不同于其他送别之作的地方是:男女主人公均将离开他们一起生活过的地方。词开笔先渲染送别时的景色,接着叙写别筵上侑歌行酒,貌似欢乐,其实笼罩着浓浓的离愁。过片自我宽慰,谓“我已习惯于飘零,人生离合已不在话下”。然而一旦想起佳人明朝也将离去,便一时悲不自胜。只觉愁水愁风,更增凄恻耳。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郭麐 翻译、赏析和诗意

暗水通潮,傻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

留得枯荷,是他先作离声。

清歌想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因调笙。

莫多情,第一个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习惯,任飞花无定,互相送人行。

见说船上,明天的停泊在长亭。

门前记住垂杨树,只把他、三两秋莺。

一程程,愁愁水风,不要让人。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作者千古名句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出自《邯郸冬至夜思家》[清代] 郭麐

救人须救急,施人须当厄。

出自《醒世恒言·卷十》[清代] 郭麐

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

出自《吕氏春秋·览·审分览》[清代] 郭麐

备者,国之重也。

出自《墨子·05章 七患》[清代] 郭麐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二》[清代] 郭麐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出自《关山月》[清代] 郭麐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出自《喜迁莺·晓月坠》[清代] 郭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出自《听筝 / 鸣筝》[清代] 郭麐

表壮不如里壮。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清代] 郭麐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出自《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清代] 郭麐

资料参考: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清代 郭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