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唐代诗人 > 崔元翰

崔元翰简介

崔元翰 崔元翰,名鹏,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 ...〔► 崔元翰的诗文(6篇)崔元翰的名句(3条)

人物生平

  崔元翰之父名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有著述。崔元翰通经史、工诗文,年近五十始举进士。府试、省试皆第一,中状元后,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又皆第一。主考官于邵赞曰:"不十五年,当掌诏令。"贞元三年(787)召入朝为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七年知制诰。于朝中言辞温厚,举止庄重得体,有典诰之范。然而他生性刚烈,不为世所容。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不久病故。

  崔元翰是学者型的官僚。性喜孤独,极少结交,一心于翰墨,好学不倦。他师法班固、蔡邕。尤善对策、奏记及碑志。主张文以载道。今《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录其一首《中对后檐丛竹》:"含风摇砚冰,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其弟崔敖、崔备亦与他同取进士科,兄弟三人名列一榜前列,传为佳话。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代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唐代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唐代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唐代崔元翰

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

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唐代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雨中对后檐丛竹

唐代崔元翰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人物资料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崔元翰 翻译、赏析和诗意

佳节正月十五日,他当时适逢暮春。

流杯梦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风轻水初绿,天晚花更新。

天文信昭回,皇道很陈述。

恭己每次从节俭,清心常保真。

告诫这游历快乐,写信给群臣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崔元翰,唐人。

作者千古名句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出自《水龙吟·咏月》[唐代] 崔元翰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出自《望庐山瀑布》[唐代] 崔元翰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出自《题寒江钓雪图》[唐代] 崔元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出自《》[唐代] 崔元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唐代] 崔元翰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上》[唐代] 崔元翰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出自《礼记·哀公问》[唐代] 崔元翰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唐代] 崔元翰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唐代] 崔元翰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出自《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唐代] 崔元翰

资料参考: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唐代 崔元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