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魏晋诗人 > 陈琳

陈琳简介

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陈琳的诗文(16篇)陈琳的名句(1条)

轶事典故

  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后来,曹操火烧袁绍的粮草仓库,打败了袁绍,陈琳没办法,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生气地指责陈琳说:“你还敢来见我!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数落我的过错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祖宗三代?”陈琳愁眉苦脸地回答:“我那时候是被形势所迫,必须那样做,没办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经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发射出去一样。”曹操很爱惜陈琳的才华,也就不再追究那件事了。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诗歌代表作为《饮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 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 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 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作品特点
  陈琳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在当时与阮禹齐名。陈琳写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对陈琳在章表书檄写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刘勰也不吝给予肯定:《文心雕龙·才略》篇说陈琳“符檄擅声”;《文心雕龙·檄移》篇又说“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文心雕龙·章表》篇再说“琳、瑀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

  陈琳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形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不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而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生平

力谏何进
  陈琳在汉灵帝时,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力谏反对。可是,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董卓率兵进京,自立为太师,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何进也在乱中被杀。

依附袁绍
  何进死后,陈琳避难依附于袁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兵围攻臧洪的盟友张超于雍邱。

  此时,任袁绍东郡守的臧洪“徒跣号泣、求救于袁绍”,袁多与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张超自刎于城上。于是臧洪义愤填膺,与袁绍对抗。袁绍派兵攻打,可“历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敌强,抱必死打算,誓守穷城,战斗到底。见此情景,此时,也在袁绍帐下效力的陈琳,感到事态严重,连忙写信劝说,臧洪特意回信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归附曹操
  袁绍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

  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魏晋陈琳

轗轲固宜然。卑陋何所羞。

援兹自抑慰。研精于道腴。

魏晋陈琳

高会时不娱。覊客难为心。

殷怀从中发。悲感激清音。

魏晋陈琳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

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

魏晋陈琳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

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人物资料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古诗注释

⑴长城窟:长城附近的泉眼。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⑵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稽留,滞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⑶官作:官府工程。程:期限。

⑷筑:夯类等筑土工具。谐汝声:要使你们的声音协调。

⑸宁当:宁愿,情愿。格斗:搏斗。

⑹怫(fú)郁:烦闷。

⑺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⑻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⑼鄙:粗野,浅薄。

⑽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

⑾举:养育成人。哺:喂养。脯:干肉。

⑿慊慊(qiàn):怨恨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

⒀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古诗鉴赏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的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地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过渡段,承上启下: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干肉精心地抚养她吧!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地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去对长城吏,千万不要拖延太原去世!

官作自己有程,整个建筑和谐你的声音!

男孩宁愿当格斗而死,为什么不能郁闷修筑长城。

长城为什么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康少,内在多寡妇。

写信与内在,就嫁给没有留住。

待新公婆,时时想着我所以先生!

报告书前往边境地区,你现在说话多么卑鄙?

身在灾难中,为什么要拖延别人家孩子?

生男孩千万不要举,生女哺用肉。

你难道看不见长城下,死人尸骨相互支撑伸展。

结发做的事你,不满足心意关。

了解边地苦,我怎么能长久保全自己?*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陈琳,魏晋人。

相关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

下有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壬辰岁,闻西师失利作)》[魏晋] 陈琳

羽书日夜至,匈奴寇三边。

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

车攻马亦同,兵精甲且坚。

挟辀起微衅,拔棘终为愆。

解怨殉国难,不闻廉蔺贤。

师克贵在和,力分由不专。

行行靡神速,观望谁当前。

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

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

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

虽非肉食者,国忧躯欲捐。

上书求自试,请为士卒先。

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

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汉马饮长城,匈奴空塞北。

东胡与乌丸,先驱出绝哉。

月氏合康居,受诏发疎勒。

右校罗天山,左山林胡国。

嫖姚登狼居,旌旗照穹碧。

号令明秋霜,虏帐余空壁。

瀚海无惊波,献捷走重译。

大将朝甘泉,后部腾沙碛。

九宇动声容,功烈光篇籍。

将军拜通侯,歌舞连朝夕。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朔风动秋草,清跸长安道。

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

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

鸟庭已向内,龙荒更凿空。

玉关尘卷静,金微路已通。

汤征随北怨,舜咏起南风。

画野功初立,绥边事云集。

朝服践狼居,凯歌旋马邑。

山响传凤吹,霜华藻琼钑。

属国拥节归,单于款关入。

日落寒云起,惊沙被原隰。

零落叶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时徭役尽,千载干戈戢。

太平今若斯,汗马竟无施。

惟当事笔研,归去草封禅。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

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

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

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

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作者千古名句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出自《荀子·大略》[魏晋] 陈琳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魏晋] 陈琳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出自《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魏晋] 陈琳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八六子·倚危亭》[魏晋] 陈琳

可誉而不誉,非仁也。

出自《墨子·46章 耕柱》[魏晋] 陈琳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出自《十五夜观灯》[魏晋] 陈琳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出自《绿衣的》[魏晋] 陈琳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出自《停云》[魏晋] 陈琳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出自《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魏晋] 陈琳

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

出自《墨子·21章 节用(中)》[魏晋] 陈琳

资料参考:饮马长城窟行(魏晋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