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唐代诗人 > 卢照邻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卢照邻的诗文(125篇)卢照邻的名句(5条)

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人物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唐代卢照邻

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

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

送二兄入蜀

唐代卢照邻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雨雪曲

唐代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唐代卢照邻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馀里,共倚一征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

人物资料

《哭金部韦郎中》卢照邻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曹刚刚接受任命,玉地开始含香。

翻同五天?,突然看见一颗星。

宾客还扶路,可怜人就上堂。

歌筵长寂静,哭位从苍苍。

每年接待截断,早晚罗雀张。

书留北魏国主阀,灵魂遮掩汉家床。

只能让永平皇帝,千年停止打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卢照邻,唐人。

作者千古名句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出自《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唐代] 卢照邻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出自《小雅·巧言》[唐代] 卢照邻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出自《喜迁莺·霜天秋晓》[唐代] 卢照邻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出自《生查子·秋来愁更深》[唐代] 卢照邻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出自《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唐代] 卢照邻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出自《庐山东林杂诗》[唐代] 卢照邻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出自《逍遥游(节选)》[唐代] 卢照邻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出自《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唐代] 卢照邻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唐代] 卢照邻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唐代] 卢照邻

资料参考:哭金部韦郎中(唐代 卢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