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宋代诗人 > 韩疁

韩疁简介

韩疁 韩疁,生卒年不详,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不传。共存词6首。赵万里有辑本。 ...〔► 韩疁的诗文(2篇)韩疁的名句(5条)

高阳台·除夜

宋代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宋代韩疁

莫上玉楼看。花雨斑斑。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回首几关山。后会应难。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

人物资料

我难以入睡,频频倾听银签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让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华飞逝,如东去流水,令我不觉心惊。告别旧岁,迎接新春,无需多久,新的一年又会来临。而今我年老体衰,怎能象往日那样通宵畅饮?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气难挡。我轻轻放下酒樽,致谢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语低吟。邻家的姑娘已试穿春衣,美丽的发上戴着好看的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嵌金光闪闪。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尽情地游乐吧,趁着现在大好的光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览那些斜阳辉映的美丽景象吧。

注释

①高阳台:高唐之阳台,相传为楚怀王见神女处。

②银签:指更漏。

③绛蜡:指红蜡烛。

④衮衮:连续,此指时光匆匆。

⑤蜂腰:与下句“燕股”都为“邻娃”的节日装饰,剪裁为蜂为燕以饰鬓。

⑥翠:翠钿、即翡翠做的花,是妇女的装饰物。

⑦恣(zì):随意,无拘束。

《高阳台·除夜》韩疁 赏析

本词抒写除夕守岁时的感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是一年中诸多庆贺活动中的一件重要内容,但一旦上了年纪,难免悲欢交集,万感俱生。本篇所写,正是这种心境。上片施展首连用一“频”一“重”,写足坐久更深情状,引出“年华衮衮”十分有力。当此饯旧迎新深究际,宵饮则不惯,不眠则畏寒,幸有梅花作伴,可于吟哦之中度此长夜。下片写老人心情与邻娃不同,芳思难禁,却朱颜不再,自沉当趁精力未曾全衰,作楼台园林之游,莫负大好春光。此词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多谢”二句徉间顿转,翻出“梅花伴我”的柳暗花明之境,望着寒梅冰蕊吐艳,我对寒梅微吟新诗抒怀,堪称除夕寒夜有知音啦!每当辞旧迎新之际,老年人容易产生“一年不如一年”的衰飒感,本词作者能摆脱这种情绪,而要趁着腿脚灵便之时去尽情享受生活之美好,这是难能可贵的。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况周颐说:“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蕙风词话》)。

《高阳台·除夜》韩疁 翻译、赏析和诗意

接连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滔滔不绝惊惧的心。

为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以通宵饮酒习惯,等待不睡觉,还怕寒侵。

掩清尊。

多谢梅花,伴我轻吟。

邻娃已经试春妆了,另外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道芳思难禁。

脸红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像现在。

恣意登临。

残雪楼台,迟天园林。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韩疁,宋人。

作者千古名句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出自《吕氏春秋·纪·季春纪》[宋代] 韩疁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出自《》[宋代] 韩疁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出自《》[宋代] 韩疁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

出自《文心雕龙·事类》[宋代] 韩疁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风》[宋代] 韩疁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出自《行经华阴》[宋代] 韩疁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出自《放言五首·其四》[宋代] 韩疁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韩疁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出自《上山采蘼芜》[宋代] 韩疁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出自《牡丹芳》[宋代] 韩疁

资料参考:高阳台·除夜(宋代 韩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