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宋代诗人 > 郑域

郑域简介

郑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 郑域的诗文(24篇)

昭君怨·梅花

宋代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游黄杨岩

宋代郑域

暮秋访幽隐,谢屐凌崩空。行到山顶间,还与平地同。

举手抉层云,下视无高峰。疏藤挂赤虬,粘苔糁青茸。

木芙蓉

宋代郑域

妖红弄色绚池台,不作匆匆一夜开。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

画堂春 春思

宋代郑域

东风吹雨破花悭。客毡晓梦生寒。有人斜倚小屏山。

蹙损眉弯。

句 其二

宋代郑域

槟榔共聘币。

素馨花

宋代郑域

妙香真色得之天,羞御铅华学女妍。

只向温柔乡里活,怕寒不许上林传。

人物资料

说它是花。春天却未到来。说它是雪,却幽香无比。冒着严寒,傍着竹林,在乡村的农舍绽放。无论是生长在荒野人家还是在亭台水榭的富贵之乡,都是一样的盛开。

《昭君怨·梅花》郑域 赏析

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

上片咏梅、惜梅。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冲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后两句惋惜梅花的孤独寂寞。它虽傲姿凌霜,暗香袭人,却独处僻乡,无人欣赏。

下片赞梅。把梅栽在“竹篱茅舍”也罢,把梅栽在“玉堂琼榭”也罢,它都不改初衷:“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此词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并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虽怀才不遇却不肯放弃操守而随波逐流的情怀。在写法上,尽管通篇无一“梅”字,却使人感到笔笔都在写梅;尽管笔笔都在写梅,却又使人处处都联想到作者。构思巧妙,富于比兴,堪称咏梅佳作。

《昭君怨·梅花》郑域 翻译、赏析和诗意

道是春天没有花来。

道是雪来香不同。

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屋。

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植。

一样开。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郑域,宋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

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作者千古名句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宋代] 郑域

多情昨夜楼头雨,吹出满墙红杏花。

出自《随园诗话·卷七》[宋代] 郑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出自《题破山寺后禅院》[宋代] 郑域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出自《观猎》[宋代] 郑域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自《鹧鸪天·桂花》[宋代] 郑域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出自《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宋代] 郑域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郑域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出自《晚泊浔阳望庐山》[宋代] 郑域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出自《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的》[宋代] 郑域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宋代] 郑域

资料参考:昭君怨·梅花(宋代 郑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