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宋代诗人 > 赵鼎

赵鼎简介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赵鼎的诗文(7篇)赵鼎的名句(7条)

轶事典故

  宋朝时刘豫在东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派人收买飞鸽。告示中并有一些不敬的话。

  泗州知州刘纲将此事禀奏朝廷。

  张浚(成纪人,字伯英)要求天子处斩冯益以释清谣言。

  赵鼎(谥忠简)随即上奏道:“冯益的事暧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无之间,已关系着国家的体统。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处罚,外面的人一定认为陛下确实派冯益做这种事,这会损害皇上的盛德,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外放到别处去,以消除众人的疑惑。”

  皇帝听了很高兴,便将冯益外放到浙东。

  张浚很气赵鼎反对他的主张,赵鼎说:“自古以来,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过急,小人一伙会团结起来,祸害就大了;如果缓慢渐进,可使他们自相排挤。目前以冯益的罪,虽处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然而太监们怕皇上习惯以处死来处理这种事,一定极力为冯益开脱罪行;不如把他贬到远处去,既不抵触皇上的心意,太监们看到贬谪的处分尚轻,一定不会极力营救,又庆幸出来一个空缺,一定一个个图谋进用,怎肯容纳被贬的人呢?如果现在就大力打压他们,这些人一定对我们起反感,那么他们的党羽组织将更坚固而不可破。”

  张浚这才叹服。

主要成就

  赵鼎善文、诗、词。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宋史》本传)。黄升称其词“婉媚,不减《间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本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余,无忝作者,盖有物之言有不待雕章绘句而工者”。他身经靖康之变,词中不乏伤时念乱之作。如写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怀念为金人占领的家乡忧虑国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点绛唇〕《春愁》等词,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人物生平

  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爱国政治家、词人。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极力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和迫害。

  宋绍兴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与奸臣秦桧不和,被贬到潮州。知州王惕“假肩与以送”,秦桧闻知,谪王惕金州。赵鼎在崖州寓宿裴闻义家给宋高宗的上表中,表达了他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改变:“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使秦桧感到胆寒:“此老倔强犹者。”同时更加紧对赵鼎的逼害。赵鼎在吉阳“深居简出,杜门谢访”。“海南积荡水云飞,黎婺山高日上迟,千里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广西帅将张宗元遣人持诗书和药石、酒、曲前往慰问,秦桧知后,上把张调离广西。

  由于秦桧残酷迫害,赵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临终前自书墓石,记乡里及除解岁月。铭中有这种两句:“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死后也不会忘记宋朝,不会忘记抗金救国,要把他的精神化为河山,使宋朝强大起来。逐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旧县村。时为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仅63岁。卒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忠义凛然,为人所钦仰。孝宗时,谥忠简。

  《宋史》有传:“鼎为南渡名相,与李纲齐名。其词‘清刚沈至,卓然名家。”作品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

清明诗

宋代赵鼎

乡书难附北归云,燕子犹寻旧主人。流水迢迢长念远,飞花糁糁又伤春。

向来轩冕非吾意,何处园林托此身。只有长歌一樽酒,暮年风味最情亲。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宋代赵鼎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寒食

宋代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点绛唇·春愁

宋代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宋代赵鼎

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彦修,钱塘人,名时敏。坐张天觉党,自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人物资料

即使冷冷清清开着几扇柴门的村落里,也还是要插几根杨柳枝条,标志出每年的节令。《寒食》赵鼎 古诗的传统虽然没有传到遥远的广东,但清明上坟奠祭祖先的礼仪还是和中原一样。时至今日,汉唐两代的王陵巨冢,已经没有人前去祭祀;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卧在青苔上,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释

1、《寒食》赵鼎 古诗: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赵鼎 古诗。

2、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荆州刺史刘表几次邀他出来做官,他拒绝了,带领全家到鹿门山中采药。后来另一个隐士司马徽来看他,正碰上他上坟扫墓归来。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

《寒食》赵鼎 古诗赏析

诗中的“粤人国”,本指广东,因秦末赵佗曾建南越国,封为南越王。赵鼎曾被贬至潮州,因此此处“粤人国”应指潮州。赵鼎在潮州五年,即绍兴十至十四年(1140-1144),至潮州时是绍兴十年闰六月,故此诗应为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期间所写。

此诗虽题为《《寒食》赵鼎 古诗》,但写的是从《寒食》赵鼎 古诗到清明。前两联写的是当时民间风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祭扫》记其时江南风俗:“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赵鼎 古诗节,都成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曲幽,亦青青可爱。……从人家上冢者……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冢者尤多”从此诗可得知,南宋时潮州民间在《寒食》赵鼎 古诗节也有插柳的习俗,即使偏僻村落也不例外,只是没有禁烟《寒食》赵鼎 古诗,而清明节却像东汉末襄阳隐士庞德公一样携带女儿上山扫墓(即“上冢”)。

后两联在记事中寄寓抒情。颈联写所见:汉唐帝王的陵墓连粗粝的麦饭也没有人祭拜,而山溪野径之间开满梨花。尾联写所感所闻:我还是开怀畅饮吧,醉后卧倒在青苔之上,不必去管城头上傍晚吹起的军号。

通过清明郊游,作者悟得了不少哲理:权贵、富贵不过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人间确实永恒的、常新的。我还是得醉且醉吧,天下世事我不能管,也不必去管。这种心态看似消极,但却是作者当时处于贬谪逆境中的苦闷、痛楚心情的反应。

其实,赵鼎是不屈的。他在由潮州移吉阳军的谢表中曾说:“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了,说:“此老倔强犹昔!”(《宋史》本传)

《寒食》赵鼎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寒食节这天,村里冷冷清清,的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但也像古代庞德公那样,带着全家老小上山扫墓。

汉睡觉唐陵没有面食,而山边溪间的小路上仍生长着许多梨花。

一樽直接登记青苔睡觉,莫管关城门的号角声是否响起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赵鼎臣,宋人。

相关诗句

《浣溪沙》[宋代] 赵鼎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寒食》[宋代] 赵鼎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

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

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清平乐 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 天下同文》[宋代] 赵鼎

年时寒食。

直到清明日。

草草杯盘聊自适。

不管家徒四壁。

今年寒食无家。

东风恨满天涯。

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寒食夜》[宋代] 赵鼎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寒食访僧》[宋代] 赵鼎

客舍愁经百五春,雨余溪寺绿无尘。

金花开处鞦韆鼓,粉颊谁家斗草人。

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间新燕语逡巡。

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宋代] 赵鼎

连夕惊雷非恶声,池塘合合几蛙鸣。

春程尚有三之一,乐事那能四者并。

养得苔钱都满砌,足为花地藉残英。

闻闲不惜冲泥过,架上酴醿玉已成。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宋代] 赵鼎

闲中直指醉为乡,寒信扁舟竟渺茫。

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

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

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

《满庭芳 寒食伤先兄正戏公 共博而守岁,后同》[宋代] 赵鼎

魂黯雪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

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

文史共、梁园书几,枭虑对、湓浦灯檠。

径行处,洞庭彭蠡,同载赴瑶京。

才名。

人尽羡,朝家大宋,陆氏难兄。

但驽骀小李,少后鹏程。

丹桂树、何论高下,紫荆花、早变枯荣。

微衷苦,乱峰如树,幽恨几时平。

作者千古名句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出自《红楼梦·第八回》[宋代] 赵鼎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出自《贼退示官吏》[宋代] 赵鼎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出自《晋书·列传·第八章》[宋代] 赵鼎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出自《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宋代] 赵鼎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宋代] 赵鼎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出自《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宋代] 赵鼎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出自《墨子·01章 亲士》[宋代] 赵鼎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出自《元夕二首》[宋代] 赵鼎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出自《访妙玉乞红梅》[宋代] 赵鼎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出自《春晓》[宋代] 赵鼎

资料参考:寒食(宋代 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