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一络索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3-07-24 17:41:02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一络索

诗词赏析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纳兰性德 注释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

却愁二句: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李白《江夏行》:‘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拥髻,捧持发髻。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纳兰性德 赏析

这首小词作法很别致,即虽然仍用上景下情的常见之法,但此篇却在落笔的角度上有所变化,词的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其见闻感受皆从自己一方落墨,下片则是从闺中人一方写来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所以此篇极有浪漫特色,极见情味。

《一络索》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完了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住秋,不要回头、斜阳下。

分别是柔肠绕挂。

等待回家才罢。

却愁拥有髻向灯前,说不尽、离别的人说话。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相关诗句

《一络索/一落萦》[清代] 纳兰性德

羞见鉴鸾孤却。

倩人梳掠。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行绕翠帘珠箔。

锦笺谁托。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一络索(闺思)》[清代] 纳兰性德

羞见鉴鸾孤却,倩人梳掠。

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

行绕翠帘珠箔。

锦笺谁讠乇。

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清代] 纳兰性德

蜀江春色浓如雾。

拥双旌归去。

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

此去马蹄何处。

沙堤新路。

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作者千古名句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出自《清平乐·红笺小字》[清代] 纳兰性德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出自《静女的》[清代] 纳兰性德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出自《西湖春晓》[清代] 纳兰性德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出自《题寒江钓雪图的》[清代] 纳兰性德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出自《韩非子·显学》[清代] 纳兰性德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出自《》[清代] 纳兰性德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出自《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清代] 纳兰性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出自《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清代] 纳兰性德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清代] 纳兰性德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清代] 纳兰性德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