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于中好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 收录时间:2023-07-25 14:26:01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

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于中好

诗词赏析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纳兰性德 赏析

“独背斜阳上小楼”,一开场先摆动作,画面里,纳兰性德(纳兰容若)独上小楼,背后是红红的斜阳,很有气氛,接下来是用音乐进一步烘托气氛:“谁家玉笛韵偏幽”,不知道哪里传来的背景音乐,是笛子曲,韵律幽幽。

八卦一下:纳兰性德(纳兰容若)独上小楼,听到“谁家玉笛”,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看见那个吹笛子的人,那么,他是怎么单靠耳朵听出来人家吹的是玉笛而不是竹笛或金笛呢?

答案是这种耳音别说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就连笛子专家家也很难做到,像“玉笛”这种词语,仅仅是源远流长的一种诗人语言——比如,同样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笛子声,如果你想表达君子情怀,那就说“玉笛”;如果你想表达乡野之情,那就说“竹笛”;如果你想表达豪客沧桑,那就说是”铁笛”;如果你写武夫小说,那就写成“金笛少年”。

只有笛子是真的,那些玉、竹、金、铁一般都只是诗人为塑造意境而主观加上的修饰,不可当真。就诗人们而言,这些修饰都是意象符号,是一种传统的诗歌语言。

接下来,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已经在笛声的渲染下登上小楼了,在诗歌里边,主人公只要一登高i无论是高台还是高楼l,往往就要感怀了。由登高而感怀,这也是一个相当有传统的诗歌套路。

登高之后,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先写了一下登高之所见,即“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天上是暮色沉沉,一行白雁在飞;地上是秋景萧瑟,几点黄花堆积。

白雁,比大雁体形略小,据说是纯白色的。白色的雁虽然我们很难想象,但唐诗里有“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宋词里咏白雁也有“冰魂问归何处,明月影中藏”,看来还真是白色的。

地上,几点黄花而已,并不是满地黄花,但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却说”几点黄花满地秋”,这比“满地黄花堆积”更显得凄凉萧瑟,后者就好比一个人已经躺在血泊中喘息最后的几口气,前者却如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屠刀正在朝自己砍过来。

下片“惊节序,叹沉浮”,开始登高感怀了,季节代谢,人生沉浮,总是惹人伤感,“秾华如梦水东流”,好事情总是才一来到就马上消失了,像梦一样容易破灭,像河水东流一样不可逆转。[1]

“水东流”在诗歌意象里一般有这样几种含义: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可逆转。李煜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很无助,人的一生无法摆脱命运,就像电影里的人物无法摆脱剧本。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喜怒哀乐,而揪心着急,其实冷静下来一想,我们也知道这些故事早就在电影胶片里被固定好了。李煜和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他们有时候就像电影里的人物突然有片刻的灵光一闪:哎,我不会只是一个电影人物吧?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化自曹唐诗“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换“何事”为“所事”,比较难解,有注本说“所事”即事事,很多事,钟继先有“所事堪宜,件件可咱家意”,看来这个词大概是从元曲里来的俗语。

横塘,较难解。若当地名讲,南京和苏州都有横塘;若当泛指讲,诗人语言里和这个词有关的一般都涉及男女情事。有注本说这首词是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怀念南方友人,也讲得通。以横塘代指江南,也说得过去。如果这是怀人之作,那么“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意思就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人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发愁,我还是省点心别去惦记你好了。

当然,这是在说反话,实质上的意思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你看,我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发愁,可我还是很惦记你呀。

《于中好》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独自背残阳上一楼,谁家玉笛韵偏深。

一行白雁遥天晚,几点黄花满地秋季。

惊节序,感叹沉浮,秾奢华如梦水向东流。

人之间所做的事情承担惆怅,不要向横塘问老朋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相关诗句

《于中好》[清代] 纳兰性德

梅花摘索穿疏竹。

荫纹禽、喜欢相逐。

坐中已自清堪掬。

更潇洒、人如玉。

新声爱度周郎曲。

捧霞杯、再三相嘱。

无情有恨重分北。

也撩得、双眉蹙。

《于中好》[清代] 纳兰性德

溅溅不住溪流素。

忆曾记、碧桃红露。

别来寂寞朝朝暮。

恨遮乱、当时路。

仙家岂解空相误。

嗟尘世、自难知处。

而今重与春为主。

尽浪蕊、浮花妒。

《于中好》[清代] 纳兰性德

墙头艳杏花初试。

绕珍丛、细挼红蕊。

欲知占尽春明媚。

诮无意、看桃李。

持杯准拟花前醉。

早一叶、两叶飞坠。

晚来旋旋深无地。

更听得、东风起。

《于中好》[清代] 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

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作者千古名句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出自《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清代] 纳兰性德

廉纤小雨池塘遍。

出自《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清代] 纳兰性德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出自《诉衷情·眉意》[清代] 纳兰性德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清代] 纳兰性德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出自《同李十一醉忆元九》[清代] 纳兰性德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

出自《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清代] 纳兰性德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出自《从军行·其二》[清代] 纳兰性德

一春不识西湖面。

出自《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清代] 纳兰性德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清代] 纳兰性德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出自《青门引·春思》[清代] 纳兰性德

于中好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