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更高效,酷猫写作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永遇乐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收录时间:2023-07-28 13:27:01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永遇乐

诗词赏析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这之前我在景疏楼上为他送别。后来不久他又与我在润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

我时常回忆,我们分别的时候,坐在景疏楼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人难留,只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里之外。你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圆满了三次,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我一个人喝着酒,冷冷清清,与谁同醉?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无眠。

今天有个客人,来自濉水旁,他告诉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泪(凭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进大海。而今你在哪呢?你在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你在宫中,在漫漫长夜里,露水沾湿了被子。这时的你,在回廊里看着月亮,也应该暗暗思念我吧。

注释

⑴孙巨源,名洙,苏轼友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

⑵景疏楼,在海州东北。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人二疏(疏广、疏受)建此楼。

⑶润州,今江苏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孙巨源离海州后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的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前录)。二人同游扬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继而,之后。

⑷十一月十五日:当为十月十五日吗,“一”为后人误加,因为海州在密州南四百余里,而苏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参张志烈先生《苏轼由杭赴密词杂论》(载《东坡词论丛》)。

⑸太守:汉时郡长名。宋时改郡为府、州,长官称知府、知州,但仍习惯称太守。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名不传)。

⑹三度:指三度月圆。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三见月圆。

⑺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唐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相思唯有霜台月,忘尽孤光见却生。”方千《君不来》:“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东坡《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

⑻伊:第三人称代词。指月。

⑼濉: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

⑽使君:指孙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旧职称之。以上三句谓客人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

⑾凭仗:凭借。元稹《苍溪县寄扬州兄弟》:“凭仗鲤鱼将远信。”

⑿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别称西垣,又称西台、西掖。清禁,宫中。时孙任修起居注、知制诰,在宫中办公,故云。

⒀永:长。露华:露水。侵被:沾湿了被子。

《永遇乐·长忆别时》苏轼 写作背景

这首词一般认为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东坡在孙巨源离海州三月后经行海州,登景疏楼,想起与孙巨源润州相遇,楚州分手的往事,不由心有所动,遂作此词。

《永遇乐·长忆别时》苏轼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淮河发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片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后“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永遇乐》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孙巨源在八月十五日离开海州,另外在量上楼上坐。

不久与我相会在润州,到楚州就别。

我在十一月十五日到海州,与太守会在景上楼上,作这个词用在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亮的月光如水。

美酒清歌,挽留不住,月随人千里。

另外第三度,我光又满,冷落和谁一起喝醉?卷珠帘、悲伤地看着影子,同伊到明没有睡着。

今天有客人,来从濉上,能让你深刻的思想方法。

依靠清淮,明白到海,其中有相思泪。

而现在在哪里?西垣付清禁止,夜晚永远露华侵犯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的响应和记录。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诗句

《永遇乐》[宋代] 苏轼

多种阴功,後蒙天报,荣贵长久。

一片灵台,丹青要画,画请看人间秀。

慈仁雅着,延永松年,内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从来义方,今见公辅,量运夔龙居後。

承北门风,相传世业,都是经邦手。

狂歌将意,知公难老,永助庆堂尊酒。

有重重,腰金孙子,继来献寿。

《永遇乐 丙午岁仲秋,与胡中山同舟往南昌,》[宋代] 苏轼

之。

中山能谈泰定数年少羡君,有如琼树,相见何晚。

虎瞰山前,轻船同载,正桂花香满。

对溪一夕,孤篷听浪,又趁朔风*返。

计行藏、只堪一笑,怕冷白鸥惊见。

君如管辂,聪明*异,能道山翁奇蹇。

绛阙蓬莱,人间天上,翘首仙凡远。

何时访我,竹溪松壑,尽有白云堪玩。

写长怀、且寄南飞秋雁。

《永遇乐 中州乐府》[宋代] 苏轼

月已中秋,菊还重九,夜久凉重。

满地清霜,半天白晓,孤唱闻耕垅。

萧萧窗几,依然琴砚,但觉鼠窥风动。

悔生平趋前猛甚,晚退却成无勇。

兴衰更换,妍媸淆混,造物大相愚弄。

三衅羞人,五交贾鬻,侯伯宁无种。

而今此念,消除都尽,惟有故山归梦。

吾庐更,双溪清绕,万峰翠拥

《永遇乐》[宋代] 苏轼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宋代]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永遇乐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宋代] 苏轼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後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永遇乐》[宋代] 苏轼

龙阁先分,凤毛荣继,当世英妙。

山岳储灵,长庚应梦,还订佳辰到。

黄花*露,碧瓦凝霜,香馥郡斋清晓。

忆当年、青云平步,共喜骤跻华要。

阴功厚德,玉函金篆,锡与世间难老。

注意方浓,分符屡请,雅志人□少。

棠阴□讼,乐府新教,正好醉山频倒。

有谁似、莱衣游戏,萱堂寿

《永遇乐 梦中有以王正之乐府相示者·予但记》[宋代] 苏轼

中有利名千丈。

先待明朝有酒如川,自歌自放。

然正之未尝有此作也,明日以示友人希颜钦叔,谓可作永遇乐补成之。

因为赋此,二公亦曾同作绝壁孤云,冷泉高竹,茅舍相忘。

留滞三年,相思千里,归梦风烟上。

天公老大,依然儿戏,困我世间羁鞅。

此身似、扁舟一叶,浩浩拍天风浪。

中台黄散,官仓红腐,换得尘容俗状。

枕上哦诗,梦中得句,笑了还惆怅。

可怜满镜,星星白发,中有利名千丈。

问何时、有酒如川,自歌自

作者千古名句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宋代] 苏轼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宋代] 苏轼

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出自《战国策·齐三·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宋代] 苏轼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出自《初夏游张园》[宋代] 苏轼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出自《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宋代] 苏轼

贫莫与富斗,富莫与官争!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苏轼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宋代] 苏轼

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出自《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宋代] 苏轼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出自《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宋代] 苏轼

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轼

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