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唐代诗人 > 徐铉

徐铉简介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徐铉的诗文(114篇)

轶事典故

  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主要成就

古文

  徐铉的文章承晚唐骈俪之风,而体格孤秀。他为李煜所作墓志铭,立言得体,《宋文鉴》曾录此铭。著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三十卷,由女婿吴淑编集。前20卷是在南唐作官时写的,后10卷为入宋后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旧抄本30卷,附录1卷。近人徐乃昌翻刻宋本,附《补遗》1卷、《校勘记》1卷。另有《学津讨原》、《津逮秘书》等。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入《稽神录》。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书法

  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刻石》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清代冯武称其:“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乃笔峰直下不侧,故锋常在画中。”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表做《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诗作

  徐铉的诗平易浅切,真率自然,不押险韵,不用奇字,颇近白居易诗风。其《贬官秦州出城作》、《送王四十五归东都》、《寄高邮陈郎中》等诗,均能出自肺腑,情到语流,无生涩雕琢之病。相传徐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事来请,他执笔立就。徐铉曾说,“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郡斋读书志》),所以他的诗流畅有余而深警不足。但也时出隽句,如:“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足见其思致闲远,意味深长。
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先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迁居广陵。父延休,官江都少尹。徐铉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

  初事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亡后,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多才,有一只象毙命,取胆不获。铉曰:“于前左足求之。”果得。召问铉,对曰:“象胆随四时在足,今方二月,故知之。”徐铉曾奉旨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布,世称“大徐本”,又曾编纂《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赐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遭庐州女僧道安诬,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邠州)。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风寒),八月二十六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又别署曰:‘道者,天地之母。’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唐代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春分日

唐代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七绝·苏醒

唐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观灯玉台体十首

唐代徐铉

敞丽谯,披绮寮。

歌声和夜漏,火树似花朝。

奉酬度支陈员外

唐代徐铉

古来贤达士,驰鹜唯群书。非礼誓弗习,违道无与居。

儒家若迂阔,遂将世情疏。吾友嗣世德,古风蔼有馀。

和歙州陈使君见寄

唐代徐铉

新安风景好,时令肃辕门。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簪履陪游盛,乡闾俗化敦。

人物资料

《抛球乐》徐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歌舞送飞球,黄金杯碧玉筹。

管弦桃李月,帘幕凤凰楼。

一笑千场醉,浮生任白头。

灼灼傅花枝,纷纷度画旗。

不知红烛下,照看到彩色球飞。

借形势因期克,巫山暮雨回家。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徐铉,唐人。

相关诗句

《抛球乐》[唐代] 徐铉

金蹙花毽小,真珠绣带垂,绣带垂。

几回冲凤蜡,千度入香怀。

上客终须醉,觥盂且乱排。

《抛球乐》[唐代] 徐铉

红拨一声飘,轻裘坠越绡,坠越绡。

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

少少抛分数,花枝下索饶。

《抛球乐》[唐代] 徐铉

细开根基妙道,几人深知。

自大朴初分,剖散洪ㄨ,画八卦帝尊伏牺。

辨百草、功显神农,播稼穑、德布华夷。

次后运启轩辕,圣明宣教,诸方吐瑞芝。

感遐荒奠枕,清宁万国,更迤逦求道,七十馀师。

从此阐淳风,降后代神仙出世机。

既到今日,不悟群迷。

总被利名驱驰。

独余摆脱羁縻。

任落魄、南北与东西。

壶中景,真消息,三火烹煎坎离。

杳冥恍惚,谁信有、纯阳龙飞。

斡开玉户金关,祥烟瑞气,红云罩紫微。

听无弦雪曲,仙音韵正美,见日月配合,结就刀圭。

功满大丹成,便拂袖长生路上归。

住天宫快乐,武陵瑶池。

《抛球乐》[唐代] 徐铉

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

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

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

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

玩紫微绛阙,瑶池阆苑,岂羡世间,园林郊野。

闲步凤凰台,听一派箫韶,音韵清雅。

任纵横出入,灵空不用,玉鞭金马。

然卓立乾坤,看万象、森罗青霄下。

五明宫,玄珠会,妙体婵娟娅姹。

醍醐芝草,谁肯著、千金酬价。

有缘得遇真师,点透灵通,常应无虚诈。

赏圣贤至理,谦慈度日,更六根清净,无为风化。

性月桂枝芳,放万道光明无毁谢。

把天机秘诀,勿令轻舍。

《抛球乐》[唐代] 徐铉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抛球乐水龙吟令/抛球乐》[唐代] 徐铉

洞天景色常春,嫩红浅白开轻萼。

琼筵镇起,金炉烟重,香凝锦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约。

彩云月转,朱丝网徐在,语笑抛球乐。

绣袂风翻凤举,转星眸、柳腰柔弱。

头筹得胜,欢声近地,光容约。

满座佳宾,喜听仙乐,交传觥爵。

龙吟欲罢,彩云摇曳,相将归去寥廓。

《莫思归/抛球乐》[唐代] 徐铉

花满名园酒满觞。

且开笑口对秾芳。

秋千风暖鸾钗亸,绮陌春深翠袖香。

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抛球乐折花令/抛球乐》[唐代] 徐铉

翠幕华筵,相将正是多欢宴。

举舞袖、回旋遍。

罗绮簇宫商,共歌清羡。

当琼浆泛泛满金尊,莫惜沉醉,莫惜沉醉,永日长游衍。

愿乐嘉宾,嘉宾式燕。

作者千古名句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出自《送杨氏女》[唐代] 徐铉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出自《战国策·楚四·庄辛谓楚襄王》[唐代] 徐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登飞来峰》[唐代] 徐铉

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出自《墨子·05章 七患》[唐代] 徐铉

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出自《文心雕龙·征圣》[唐代] 徐铉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唐代] 徐铉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出自《秋怀》[唐代] 徐铉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出自《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 徐铉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出自《兰陵王·柳》[唐代] 徐铉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出自《韩碑》[唐代] 徐铉

资料参考:抛球乐(唐代 徐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