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鸟的成语

有关鸟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鸟的成语只列出前 100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鸟伏兽穷 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文子 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鹄形鸟面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作宾语、状语;指人的外形憔悴。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作分句、定语;指方法不对头。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鸟枪换砲 比喻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砲,同“炮”。
羊肠鸟道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山路等。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虫书鸟篆 书:字体。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作宾语、定语;用于文字等。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传进一个洋式片子来,上面写着虫书鸟篆,说有位洋老爷拜会大人。”
鸷鸟不群 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作宾语、定语;指不合群。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笼中之鸟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丧失自由。《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鸟惊鱼散 见“鸟散鱼溃”。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旧唐书·契宓何力传》:“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
鸟覆危巢 鸟巢因建于弱枝而倾覆。比喻处境极端危险。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青鸟使者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邮递员。《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险绝的山路。清 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木干鸟栖 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意志坚定。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作定语、状语;用于凄凉的场面。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鸟哭猿啼 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作宾语、定语;指动物哀鸣。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伤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鸟散鱼溃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作定语、状语;用于战败时。《南史 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鸟穷则啄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作谓语、定语;指狗急跳墙。《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蜚鸟尽,良弓藏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鱼惊鸟散 见“鱼溃鸟散”。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鸟迹虫丝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作宾语、定语;指短暂的事物。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养娘真信人也,多劳,可怜他把鸟迹虫丝收护的牢。”
繁鸟萃棘 萃:集聚;棘:酸枣树。众多的鸟聚集在酸枣树上。比喻暗中做坏事是掩盖不住的。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穷鸟入怀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晋 孙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鸟为食亡 鸟儿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作宾语、定语;指本能。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13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象耕鸟耘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鱼惊鸟溃 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作宾语、状语;用于比喻句。《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龟文鸟迹 指古代的象形文字。作宾语;指古代的象形文字。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熊经鸟申 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鸠:斑鸠;憎:憎恨。鹰变化为斑鸠,其他的斑鸠仍厌恶它的目光。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惊蛇入草。’”
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一举两得。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鸥鸟忘机 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穷鸟归人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处于困境时。《魏书·张普惠传》:“夫穷鸟归人,尚或兴恻。”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媚人的景象。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槛猿笼鸟 槛:关野兽的笼子。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作宾语、定语;指受到约束的人或物。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
三寸鸟,七寸嘴 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鸟革翚飞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作宾语、定语;指宫室华丽。《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鸟得弓藏 见“鸟尽弓藏”。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汉书 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 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云屯鸟散 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越鸟南栖 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筑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难忘故乡情。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葫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鸟惊鱼溃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隋书 杨玄感传论》:“民为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
卵覆鸟飞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乌鸟之情 乌:乌鸦;乌鸟: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作宾语、定语;指侍奉尊亲的孝心。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鸟兽行 像飞禽走兽一样的行为。比喻乱伦。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周礼·夏官·大司马》:“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青鸟传音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鸟枪换炮 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吹筒换鸟枪,鸟枪换炮,越吹越壮了。”
鸟兽率舞 率:一起。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唐·韩愈《贺册尊号表》:“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鸥鸟不下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鹄面鸟形 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作宾语、状语;指人的外形憔悴。元·王恽《入奏行》:“扶羸载瘠总南逋,鹄面鸟形犹努力。”
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相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鱼县鸟窜 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鸟道羊肠 狭险典折的山路。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山路等。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笼中穷鸟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明·许自昌《水浒传·义什》:“那人呵,好似笼中穷鸟,釜底枯鱼,顷刻成擒。”
熊经鸟曳 同“熊经鸟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弘明集·正诬论》:“且夫熊经鸟曳,导引吐纳,辍黍稷而御英蕊。”
笼鸟池鱼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失林之鸟 失去树林的鸟儿。比喻无处藏身与生活。作宾语;用于比喻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沉默的场合。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战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
熊经鸟引 同“熊经鸟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耶律楚材《继武善夫韵》:“熊经鸟引聊终老,岩下疏松正好攀。”
禽息鸟视 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青鸟殷勤 青鸟:古代传说中传送信件的使者。比喻常通信息,传递消息。
鸟集鳞萃 鳞:鱼;萃:聚集。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作宾语、定语;形容聚集得很多。汉·张衡《西京赋》:“瓌货方至,鸟集鳞萃。”
出头鸟 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1章:“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先烂’等等‘经典哲学’从我们的生活词典中剔除了呢?”
鸟焚鱼烂 《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后以“鸟焚鱼烂”谓因内乱而覆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穷鸟投人 投:投入。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处于困境时。《北齐书·元韶传》:“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
鸟惊鱼骇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作定语、状语;用于惊慌。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鸟入樊笼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飞鸟进了笼子。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兽聚鸟散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乌合之众。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如鸟兽散 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东汉 班固《汉书 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兽迒鸟迹 鸟兽之迹。
乌鸟私情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作宾语、定语;指侍奉尊亲的孝心。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鸟惊鼠窜 见“鸟骇鼠窜”。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笨鸟先飞 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害怕落到别人后面;比别人先着手做事。也作“夯鸟先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能力差的人加倍努力。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池鱼笼鸟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自由的人。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鸟钞求饱 钞:强取,掠夺。如同飞鸟掠夺食物一样求饱腹。作宾语、定语;用于谋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肌及骨。”
枪打出头鸟 出头鸟: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姜树茂《渔岛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出头鸟’,镇压了他。”
鸟啼花落 形容凄凉的情景。作宾语、定语;用于凄凉场面。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惜鸾帷,孤玉绦,几度凄凉。断肠的鸟啼花落,满目心伤。”
鸟语花香 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鸮鸟生翼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作宾语、定语;指人忘恩负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温饱,遂如鸮鸟生翼,欲啄母睛邪!”
越鸟巢南枝 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故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栖鸟于泉 栖:栖息。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鸟兽散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作谓语、宾语;多形容敌人溃逃。《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轻徙鸟举 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运动。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鸟骇鼠窜 形容惊恐逃窜。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失败。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鸷鸟不双 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作宾语、定语;指不合群。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猛兽不群,鸷鸟不双。”
熊经鸟伸 见“熊经鸟申”。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惊弦之鸟 见“惊弓之鸟”。作主语、宾语;指受过惊吓的人。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小鸟依人 指像小鸟一样亲近人。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娇柔可爱。依:依偎。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旧唐书 长孙无忌传》:“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鸟尽弓藏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常与兔死狗烹连用。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