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关于蝉的成语

有关蝉的成语

有关蝉的成语共收录27个
成语 意思 用法 出处
蝉蜕蛇解 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作宾语、定语;用于变化。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若此人者,抱素守精,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作宾语、定语;指人见闻不广。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蟹匡蝉緌 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作宾语、定语;指名不副实。《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作主语、宾语;指空洞无物的言谈。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寒蝉仗马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作宾语;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功薄蝉翼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作谓语、宾语;常用作谦词。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仗马寒蝉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蝉衫麟带 蝉衫: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麟带:有文采的衣带。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衣着。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是非混淆。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蝉喘雷干 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联合式;作定语;指天热干旱。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自同寒蝉 寒蝉:冬天的蝉不叫。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比喻闭口不说话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蝉联蚕绪 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等。宋·沈辽《<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昔如来以正法眼藏授大迦叶,蝉联蚕绪,以传于今。”
貂蝉满座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作谓语、定语;指官多。《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寒蝉僵鸟 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沉默的场合。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螳螂捕蝉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今蝉蜕壳 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被小将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撤身得空,把这和尚拿来,奉献大王,聊表一餐之敬。”
黄雀伺蝉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含贬义。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蝉联往复 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作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等。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
金风未动蝉先觉 金风:秋风;蝉:知了。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寒蝉凄切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作定语;用于凄凉场面。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脱壳金蝉 比喻用计谋脱身。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蛙鸣蝉噪 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众口喧闹。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蝉腹龟肠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挨饿或穷困。《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蝉蜕龙变 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作宾语、定语;用于变化。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蝉蜕龙变,弃俗登仙。”